[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9)03-0052-05 早在20世纪中后期,党和国家就明确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要求,及至新时代,又再次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2018年5月,教育部在“三育人”工作的基础上推出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这些要求和举措,不仅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育人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在实践层面推进和落实这种全新育人理念的强劲力度。然而,有些人对“三全育人”的合理性存在质疑。回答“三全育人”的合理性问题,不仅是一个理顺实际工作中的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关涉育人之“三全”要求究竟合理与否的学理问题。 一、“三全育人”的本体理据:思想观念存在的耗散样态 虽然“育人”之中必然地包含了生活和生产的知识教育,但就“三全育人”而言,其重心所在则是育人之“德”。这里的“德”是广义的,不仅包含了个人修身自律的品德,营造良好家教家风之私德,还包括遵守社会优良的生活和生产秩序之公德,乃至关心国家和民族之命运、推动国家和民族之发展的大德。因此,这里的“德”离不开对人生价值的选择,离不开看待世界和社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三全育人”所要育的“德”,就是要在思想观念层面培育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教育对象切实把握好其成长成才和成人的人生“总开关”。人生的“总开关”是对思想观念的功能性表述。“总开关”的品质好不好、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本上要看教育对象具有何种品质的思想观念。而要明确思想观念的品质,首先要知道思想观念究竟是如何存在的?它的生成和存在结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三全育人”。 1.思想观念是以耗散结构方式生成和存在的 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中叶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提出的科学假说,其本义是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他将事物的存在结构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类型。所谓有序结构,是指事物在时空中有组织有节律的排列;所谓无序结构,是指事物无组织无节律的堆积。事物的有序结构,除了处于平衡态条件下的、不需要通过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供应来维持的“死”的结构之外,还有一种远离平衡态的“活”的有序结构。这种“活”的有序结构,是不断地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1]所谓平衡态,是指构成事物的组分、要素在分布上是均匀的无差异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事物与外界是隔绝的,是没有物质和能量之交换的。科学界认为,世界上只有相对的平衡态系统,不存在绝对的平衡态系统,因此,但凡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事物都是以耗散结构的形态存在的。 以耗散结构形态存在的事物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一是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其二是远离平衡态的;其三是涨落有序的。前两个特征近于常识,无需过多解释。第三个特征中的“涨落”是较为专业的概念,其含义是指系统中某个因素的“偶然”变化,会引起整个系统发生平均值的偏离,进而改变其原来的发生、发展的状态,脱离了原先的运行轨道。而“涨落有序”是指系统在“涨落”的非平衡状态中,其相干作用会被反馈放大而产生“巨涨落”,从而使得系统从一种不稳定的无序状态发展到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依耗散结构理论看思想观念的存在形态,毫无疑问,它完全具有上述特征。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以耗散结构的形态存在的。 具体而言,任何人的思想观念都不可能是以线性方式简单地延伸或累加而生成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交织地发挥作用,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也因此而打上了各具自身特点的社会交往关系的烙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里的人,不仅是生理的,更是思想观念的;这里的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了物质性的社会交往关系,也必然地包括了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所以,任何社会中的人乃至其思想观念都必然是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之非线性作用中产生,在开放的系统中存在。 就耗散结构远离平衡态的特征而言,生活在现实社会关系之网中的人乃至其思想观念,不可能与世隔绝而处于孤立的“封闭系统”之中,而是必然地处于开放系统之中。那么,任何思想观念也就不可能以“均匀无差异”的平衡态的形态而存在,即便是异常顽固的思想观念,也会因信息的交流而有发生改变的可能。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论是处于生成阶段,还是处于维系存在的阶段,始终都是处于非平衡状态的。 就耗散结构涨落有序的特征而言,任何一种思想观念都不是“天生”固有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更是受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和对人生的陌生感和好奇心的驱使,在无数的探求活动和“偶然”的因素变化中生成的。为了更好地说明思想观念的生成和维系中的涨落机理,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引述两个专业性较强的概念。其一是“熵”。“熵”这个概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其《热的唯动说》中创造的。这个词取自希腊文“变换”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对变化了的能量的量度,即物质系统的热力学动态函数。热力学表明,系统的熵越是增大,意味着系统的能量虽然在量的程度上守恒,但其转变成为功的可能性却在降低,不可利用的程度在增高,系统也就是在向无序化方向发展。其二是“自组织”。这是自组织理论中的基础概念。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然界中的大部分事物可以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能够自行地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