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3;C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2)10-0100-05 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社会整体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道德具有同一性的关系,在实践认识论的基础上,这种关系表现为历史同一性、形式同一性、结构同一性和内容同一性。”[1]这成为本文探究科技与德育之间深层关系的前提和依据。从内在联系和机理层面来探讨科技对德育的影响和作用方式,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系统把握科技活动的社会实践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科技理性的德育主体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充分证明,科技理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3]由此不难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深刻认识到了科技对于社会生产力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科技理性与学校德育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会转型时期,德育活动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使德育的各个相关因素,特别是德育主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发生巨大转变的科技。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现代化速度和社会转型都比较快,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科技实践所带来的物质和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科技理性的精神文化内涵和道德伦理意蕴,因此产生的许多问题造成了德育工作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地应对和跟进。 “在我国,随着‘文革’结束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理论界曾较多地关注德育促进生产力、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为新的经济观念、体制的确立服务。一时间德育一下子从政治工具转变为经济工具,由政治化、政治力德育演化成经济化、经济力德育,即科技力德育。”“科技力德育是这样一种德育,在听任科技的无度嚣张和僭越膨胀,大面积地占据教育的讲坛,以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数量更多、知识水平更高的生产者,致使德育被殖民和受挤压的同时,又使德育的功能无限膨胀和僭越的虚化和泛化、学生人格扭曲的非人而物的德育。”[4]当代科技的经济作用大大强化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功利化追求,使得学校的育德和育人能力退化,造成教育的内在自然追求与其外在社会目标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现代学校教育体现的是启蒙时代以来的科技理性精神,这个特点促使科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取得主导地位,确立了现代科技理性的思维方式在教育中的主流意识。近30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生活的外部科技环境和内部科技理性相互叠加,进而形成了教育领域日益功利化的土壤,德育的地位和实效性在学校教育中也逐渐衰微。现代科技的强大主要表现在其对于人的武装上,它使人具备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反映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客体性存在状况。道德则表达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生存境遇,德育证明了人的主体性生存能力。科技对学校教育的介入,使人成为知识改造的对象,科技的标准也成了道德和德育的尺度。 科技对人的影响首先是观念性的,这种观念性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的理性化,主要涉及人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实践的转变。近代以来,科技理性完成了对人的改造,使人在世间获得了一种对象性的自主意义的存在。教育则是科技理性推动人的现代转型的重要依托,教育自身也在追寻着一种科技化的实体性存在。“在谈到教育的危机和科学扩张时,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今天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5](页55)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危机正是源于这两种教育的对立,学校物化为组织和操控学生的僵化的机构,教育实践中的管理本位和实用主义的考量模式盛行,人道精神和人文关怀丧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对科技理性在学校教育中的绝对统治地位深表担忧,他认为传统的学校管理只是注重于科层制的、科学的和逻辑演绎的官方价值观来源,他提出的道德领导理论提倡在道德、文化、情感和经验的基础上来重新认识和组织学校的教育活动。转型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在科技理性的作用下仍然以管理、控制和灌输为主,人们误将教育等同于知识学习,将德育等同于空洞说教和遵守纪律。“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5](页30)从社会发展史来看,科技理性是人类实践理性的精髓,它不但具有工具理性功利实用的特质,而且具有价值理性人文超越的追求。因此,科技理性对于德育主体的影响,不应被局限于通过教育对现实利益的追逐上,还应该通过教育来不断开发人性的潜质,实现人的精神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理性对于德育主体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影响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当前学校教育的应试特征还很明显,这种情况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彻底的改变。所以要实践素质教育,德育活动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感受,具有直观性和体验性,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服务。 二、基于科技价值的德育内容拓展 科技价值代表了人类理性思考和自我生产实践的重要成就,表征着人的存在及其生活方式的意义和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教育发展史就是一个科技知识及其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和强化的过程。“建国后,我们的普通中学课程计划中没有独立设置的技术类课程。技术教育在教育界的认识中,是在两门课程中进行的:一是劳动技术课,二是自然科学课。在实际运作中,劳动技术课突出的是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内容之一的劳动观念的培养,以及一般劳动技能的学习。而对技术的认知,似乎应该由科学课程来完成。”[6]因此,科技对于学校德育内容的影响,首先是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渐衰落,以科技知识为中心的智育在教育活动中取得了统治性地位。这导致科技与德育内容联系的生活和经验基础被打破,发生了断裂,科技对德育内容的影响仅仅发生在教化和认知层面,德育内容中的科技成了一种价值无涉的事物或者活动,科学的客观性原则成为德育内容选择和陈述的重要标准。科技不光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存在方式的表现,其所具有的社会性、价值性、人文性和建构性特征与学校德育内容密切相关。“与精神科学相反,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它的内涵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物理和化学的结果是无足轻重的,但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具有陶冶价值。”[5](页115)科技是理解和认识德育内容的思维基础,它为世俗的道德内容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原则,承认科技价值对于德育内容的重要意义,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