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这个理论体系有效掌握群众、实现理论转化、产生物质力量的强大精神武器,是真正能够促使其成为现实的科学理论。作为揭示和描述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发展的“真理整体”,它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运动的科学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创和发展明确了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这些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原则集中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立足时代、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聚焦无产阶级革命任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无产阶级党性立场、本原根据、实现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的根本回答。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无产阶级党性立场 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因而被哪个阶级所掌握、为哪个阶级服务、由谁来领导和推动、依靠哪些实践力量、传播何种意识形态内涵与精神,就成为每个社会不同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回答和明确的问题。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根本立场问题。通过下面三个核心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对根本立场问题做出总体回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无产阶级党性立场,意味着坚持为无产阶级及其革命运动服务,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为无产阶级及其革命运动服务:“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就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立场,即坚持为无产阶级及其革命运动服务。“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①在这里,“哲学”是无产阶级先进理论的总称,是揭露了“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之后的“此岸世界的真理”,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②,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③,是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运动方向的“彻底的理论”和“思想的闪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这些“彻底的理论”和“思想的闪电”来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使广大无产阶级学习先进理论,形成阶级意识,掌握能够指导自身开展革命运动、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为无产阶级及其革命运动服务,只有坚持把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和人的普遍解放作为根本目的,哲学才能真正做到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和心脏,从而使自己成为现实,最终消灭阶级,真正实现共产主义。既然马克思主义是“作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那么坚持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服务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思想理论上做了科学说明,更是用自己投身革命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和示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服务。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④这个论断来自《共产党宣言》,强调了共产党人领导和实施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和优势。由于理论上的彻底性、实践上的坚决性,以及同广大工人群众普遍利益根本一致,共产党人很擅长开展工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指出,面对来自资产阶级或其他阶级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攻击、歪曲,一方面共产党人必须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加以揭露和批判,既揭露和批判“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又揭露和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不断引导工人阶级“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⑤,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隐藏在含情脉脉的面纱和自由竞争背后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偏见、资本力量及其剥削秘密;另一方面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制度才能达到”⑥。为此,共产党人要用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此岸世界的真理”作为原则和纲领来对广大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消除“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念”⑦对工人的抽象统治,使他们明确意识到“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使他们确立起这样的革命信念:“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⑧因此,这个论断在强调公开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也明确了共产党人在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领导地位和阶级立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⑨“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⑩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获得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具有的人民性、科学性和现实性。 坚持群众路线:“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11)这个核心论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的立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满足于思想空谈、摒弃现实利益、忽视群众主体地位的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深刻批判:“绝对的批判宣布‘群众’是精神的真正敌人。”(12)“他宣布批判就是绝对精神,而他自己就是批判。批判的因素被排除在群众之外,同样,群众的因素也被排除在批判之外。所以批判认为自己并不是通过群众体现出来,而仅仅是通过一小撮杰出人物即鲍威尔先生及其门徒体现出来的。”(13)在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那里,历史是精神和杰出人物创造的,群众是处于精神和杰出人物对立面的消极因素,是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客体,需要精神和杰出人物通过绝对批判加以改造和教化。在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追求中,“绝对的批判摒弃群众的历史并打算用批判的历史取而代之”(14),这就导致“改造社会的事业被归结为批判的批判的大脑活动”(15),结果是“批判除了讲‘寓言教导’,除了谈道德教化以外,眼下就再也不可能透露什么东西了”。在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中,“群众将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从社会中排除出去,其结果是‘群众的社会’将置身于‘社会的社会’之外”(16)。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7)群众是“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思想理论要想获得实现,都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8)“群众决不会把自己的自我外化的这些产物仅仅看做观念的幻影,看做自我意识的单纯的外化,同时也不想通过纯粹内在的唯灵论的活动来消灭物质的外化。”(19)群众总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和改变自己的思想历史,当然也总是在现实生活中用关于自我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来改造和发展自己的生活历史。思辨哲学家没有注意到的是:“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英国和法国的工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工人甚至创造了人,批判家却永远是不通人性的人。”(20)这就要求,共产党人领导和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巩固和扩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要充分信任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离开群众所掌握的实践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空话,使群众丝毫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