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获得感”既是官方话语中的常见词,也是百姓口中脍炙人口的流行语。“获得感”这一概念是由习近平首次提出,它既意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又蕴含着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朴实道理,是一个有质感、有温度、有思想的暖心话语。习近平聚焦“怎样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这个核心命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民获得感思想。人民获得感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人民获得感的理论阐发 习近平心中的人民获得感,意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利益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后产生的满足感。获得感的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主题是各方面利益的获得,主线是劳动奋斗创造财富,目标是实现美好生活。习近平的人民获得感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当知青时,习近平就满怀为群众谋实实在在利益的愿景,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从政生涯之中。习近平经常使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等话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习近平最挂念的事情。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中首次提出“获得感”概念,并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①。其实,2012-2014年,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诸多场合就论及了“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心声和愿望。以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为例,其中有14篇就旗帜鲜明地强调了“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执政理念,并生动地诠释了“谋求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的共建共享理念。可以说“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理念是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萌芽与雏形。2015-2017年,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有12篇明确论及“获得感”,其中有7次针对的是国内民众,如“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③,“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④,“要以人为本、纾困解难,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经济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⑤等。在国际场合,习近平也多次提及“获得感”,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方将认真履职尽责,同各方一道,努力给各国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携手创造本组织更加光明的未来”⑥。此外,习近平在国内其他场合也多次提及“获得感”,如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⑦;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改革评价新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⑧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三次提到“获得感”,譬如,“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⑨。人民获得感思想可谓是内容丰富,情真意切。 通过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发现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在不断发展,其功能定位、受众面、传播度和背景要素不断得到丰富、延展、提升和增多。首先,价值功能不断丰富。人民获得感思想提出伊始,是党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执政理念的彰显,紧接着,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获得感成为衡量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并进而成为表达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建共享的情感纽带。其次,受众面逐渐扩大。获得感的受众从内地民众和港澳市民到台湾同胞,并进而发展到海外民众。习近平不断地在国内外多种场合中提及“获得感”,不仅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获得感,也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建共享以增强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获得感。这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党,对党和人民负责,同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东方大国,愿为世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世界人民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后,背景框架在丰富中延展。人民获得感思想的背景框架由中国走向世界,由顶层走向基层。最开始是将其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层面的指导理念,是共享发展理念中的核心范畴,并进而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话语表达创新的成果,它是中国话语创新和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的重要举措。获得感“精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当下发展的诉求,让国家叙事层面的‘中国经验’,与大众生活层面上的‘中国体验’实现了融合”⑩。“获得感”刚开始是高层领导表达的话语,现在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词,成为衡量老百姓自身发展的更可靠、更明了的指标,成为老百姓对自身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更有质感的表达方式。同时,“获得感”由抽象的政治理念的分析框架走向具体的、活生生的感性生活背景中,从党和政府改革发展的大蓝图向老百姓日常生活延展,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本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阈转向为全世界人民共谋福利的全球眼光。 二、人民获得感的理论渊源 人民获得感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习近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新思想,也是习近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产生的新思想。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异化、需要与满足、人民共同体理论基础上创新形成的。 第一,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做了鞭辟入里的批判和阐释,质言之,劳动异化包含四层意蕴:人和劳动产品的异化、人的劳动与生命活动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劳动是创造财富、获得幸福的源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带给工人的不是获益、幸福与劳动果实,而是伤害、剥夺、奴役与控制。工人生产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而资产阶级却获益越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在反驳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污蔑时指出,“在这个社会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11)。资本家阶级的收获依靠的是资本的逻辑与力量,而不是诚实的劳动。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的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12)。资本控制劳动,促使劳动异化成为奴役人们的魔鬼,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恶性循环与生产的怪圈异象。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基础上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13)习近平多次强调,劳动是人民创造幸福和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造福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