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利益是人的原动力,满足人的利益需要既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的行为的最终归宿。利益调节法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利益为驱动力,根据人们所追逐的利益目标,建立起符合政治道德规范的实现利益目标的环境条件。激发人的积极性,完成近期和远期的工作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利益调节法产生的依据 (一)重视物质利益,是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心是一个客观存在。人类要生存,就要有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否则,人们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一般来说,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取得物质利益,获得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活动,最终是为了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因而“只有那些明白认识了一定阶级的实际利益的战士,才是强而有力的;凡是把这些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起着主要作用的阶段利益蒙蔽起来,都只会削弱战士的力量。”[②]社会主义应该是重视人的利益的,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唯一可靠的保证,”“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③]邓小平同志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革命精神是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然而,革命总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④]这就告诉我们,物质利益是产生革命精神的经济根源,是发扬革命精神的物质基础,如果离开了物质利益来谈精神,那就违背了唯物论。重视人的物质利益,是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二)重视个人利益,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非市场经济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是结合为一体的,而且是以政治为中心,经济、文化服从于这个中心。作为政治活动之价值的公平原则也就必然在这种诸价值结合体中处于中心地位,而效率与人格完满原则则处于从属地位。在我国传统自然经济时代,孔子提出的“不患寡惟患不均”的思想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赞同,汉儒所主张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原则统治中国思想两千多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导致了几千年的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的自然经济方式无疑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但它作为一种非市场经济的特殊样式,其价值体系仍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合一关系。在这种体制条件下,“政治挂帅”成为必然。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政治价值已高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如“收不到稻谷收稻草,收不到稻草收思想”“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等口号就是其体现。只讲政治,不谈个人利益,谁讲个人利益,谁的思想就落后,甚至被当成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进行批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产力得到普遍提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以政治价值为中心的统合为一的价值体系转变为一种疏离性的、多层面的价值体系。政治、经济、文化各自退回到自己的领域发挥作用,经济、文化不再从属于政治价值这个中心。八十年代初开展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大讨论和深圳人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第一次向中国几十年传统的义利观发起了挑战,人们开始注重效率,追求自身的利益,这是我国人性的一次大解放。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到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有一个区别于其它经济类型的特征,那就是:不是每个人也是多数人,都会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个人利益,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重视个人利益,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就是利益调节法以研究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探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依据。 二、利益调节法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工作。”[⑤]行为科学有个“期望理论”,就是用“期望”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认为,在人们要求还没有满足以前,可以采取给予期望的办法来调动积极性,不怕不能满足需要,就怕人们没有期望。没有期望,人们就一点积极性都没有,所以,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给人们以期望。这种期望就是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即利益目标。有了利益目标,还要提供环境条件,把环境条件提供出来以后,每个人才有自己努力的方向。这种环境就是国家和组织为个人实现其利益目标提出的必要条件,只要符合这个条件,实现利益目标就会有期望,这就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利益调节法就是基于这一思想产生的,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利益目标。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利益目标可分为物质利益目标和精神利益目标两大类。物质利益目标第一位的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用等基本需要;第二位的是满足人的安全需要。精神利益目标首要的是满足人的交往的需要,因为人在吃饱饭后,需要交往,通过交往获得友谊、爱,并被某一个群体接纳;其次是满足人的尊重的需要,人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人格需要受到他人尊重;再次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