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变革 从2010年开始,国家德育的重大纲领性文件中出现了一些调整和变革,由此可以觅见国家德育指导思想的一种历史性转向,以由政治认同为核心转向以社会认同为核心。 1.德育指导方针的两次调整和重大变革 2010年教育部颁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纲要”),首次在德育纲领中明确加入了公民社会的道德内容。2014年4月1日颁行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传统文化纲要”),又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确认为德育重要资源,并且由其实施细则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学校德育的全过程。通过这两个纲要的实施,中国的德育指导思想实现了结构性变革,即由2010年之前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一元指导的局面,调整为一种复合型建构性的德育指导方针。德育指导思想的这种结构性调整,也与国家层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密切呼应。2012年中共十八大重新表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其中凸显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公民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肯定了“中长期纲要”的正确方向;同时其国家层面的价值“富强、文明、和谐”,也与儒家文化下中国传统社会的追求目标“富而好礼”“礼乐教化之治”“和合文化”等内涵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两个鲜明的路向:一方面大力推进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资源。它们既是重构当前社会价值的极重要方向,也是中国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的一种适应策略:前者重在强调我们与他者的共性,以免自外于世界民族之林;后者重在强调我们不同于他者的特性,以免泯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2.建构现代中国核心价值,走出“古今中外”百年迷局 调整后的德育指导思想融汇了三种文化传统:其一是中国社会的大传统,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民族自身的独特风骨和文化精神;其二是当代中国的小传统,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精神资源和道德风貌,这是新中国六十余年历史所不容否认的事实;其三是有利于我们社会现代转型的新传统,即源自于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公民社会道德。这三种传统的融汇合流,建构了中国社会精神家园的全新时代。 回顾过去,中国社会在一百七十多年极为痛苦的现代化转型中,一直纠缠于各种理念与主义之中不能自拔。这种困境的实质,是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在精神秩序层面和文化价值观上难以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不能在“古今中外”这四字迷阵中做出有效取舍,因而进退维谷、跋前疐后。但从德育指导思想的结构性调整以及适度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我们正在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开始建构一种能够较好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型文化价值观,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百年以来首次跳出了“中外古今、孰体孰用”的窠臼,在精神秩序的建构和整合上做到了融会历史与现实,同时融合民族国家的特质与全球潮流的共识,并以增进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凝聚力为其目标。 新中国成立逾六十年,我们的社会在德育指导方针和国家价值建构方面开创了新局面。虽然不可谓未雨绸缪,但至少具有居安思危、未焚徙薪的意蕴。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良好的精神秩序和文化价值,前述德育指导方针的调整和国家价值观的重新确立,正是这样一种寻求长效机制的努力。 二、德育的本质:政治认同抑或社会认同 德育是维护社会公平及有序有礼的最重要途径。真正的德育,必然要为社会共同体服务,必然要担当起再生产合格社会成员的重任。 1.新中国多数时期德育都强调政治认同 过去六十多年,德育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甚至德育被政治教育所取代。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其第三条就明确阐述了强化政治认同的宗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德育政治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德育的倾向,尤以大学德育为甚。大学德育长期以来被思想政治教育所渗透,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学德育的代名词。以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为例,就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中所谓德育,其实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和政治认同的培养。在这样的德育方针下,学界、教育界在理论和实践中把德育混同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必然结果。 政治化的德育严重背离德育的本质,这一点在“文革”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德育的主要目标只是培养政治意识形态的接班人、培养最高领袖的狂热拥趸,甚至是培养掌权者的忠实打手,德育就会完全丧失其本来的意义而走向反面,沦为政治势力控制大众、凌虐社会的工具。 2.德育应当具备的任务、功能、目标与眼界 德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共同体培育合格的社会成员,还是为执政者及政府培育拥戴者?德育的功能,是培育个体健全完善的道德意识、道德品格以及道德敏感性,还是培养其对于某些规则和权威的服从习惯?德育的目标,是朝向公民社会的公民道德,还是朝向政府所指示的某些具体内容?德育的眼界,是应该运用长远理性致力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还是以短期理性效忠于当前政治的安定团结? 以上这些与德育相关的问题所列出的前后两种答案,虽然存在着一种对比关系,但也并非你对我错非此即彼的境况,而是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往往做好前一个方面,后一个方面也就更好,但反之则不然。这是因为,前后两种思路相较,前者是更基本、更深刻、更长远、更终极的目标。后者则为局部性、表面性、短期性、功效性的目标;而只有从根基问题入手,才能够使德育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德育总是被当下的、随机的政治目标所左右,在实践中只注重短期、功效性的方面,则必然会丧失其培育社会合格成员、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本来功能,而且可能贻害社会——高度政治化、目标肤浅的德育不可能培育出具有主体性意识和独立道德思考能力的合格社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