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12)7-0076-04 高校担负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政治态度体验。政治态度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可以在大学生的政治行为中反映出来,也可以隐而不显,但政治态度却会现实地或潜在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对其行为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进而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政治行为倾向。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诸方面内容的教育教学过程时,不能忽视相应的政治态度教育,政治态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情感因素在大学生政治态度教育中的作用 (一)情感因素是大学生政治态度构成的核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包含着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因素。任何一种特定的心理倾向,只要其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认知、情感和意向的特征,那么它就是一种态度。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大学生个体对一定政治形态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向的集合体。它表现为,在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发生以前,大学生个体对社会政治生活所持有的评价、好恶和行为的倾向。作为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总和的政治态度,它既不同于已表露在外的意见,也不同于付诸实施的事实,而是具有某些特征的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认知因素是大学生个体对社会政治现象的一种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情感因素是个体伴随政治认知而产生的对社会政治现象喜爱或厌恶的情绪体验程度,通常以内心体验形式表现出来;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意向因素是指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政治生活的行为反应倾向,意向并不等于行动本身,它是做出某种行动以前的思想倾向性。在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三方面构成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政治态度的情感因素。它比认知因素更深刻,某人的政治态度认知上发生了变化,其政治态度的情感并不一定发生变化,其改变更难一些。如果在政治态度认知和政治态度意向的因素中没有政治态度情感因素的融入,就不会有稳定政治态度的形成。尤其是当政治态度的三种因素发生矛盾时,政治态度的情感因素往往起着主要作用。因此,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态度教育时,要特别重视情感因素的引发。 (二)情感因素是激发大学生进行政治态度学习的动力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形成在大学生个体与社会之间并不是单向、被动的过程。忽视大学生个体在其政治态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解释同一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在政治信念上所存在的差异,更不可能解释反政治文化与敌视性政治态度存在的原因。情感因素是激发大学生进行政治态度学习的动力,积极的情感可以使大学生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大大妨碍学习活动的进行。一般来说,如果社会政治生活能够满足大学生个体的政治需要,则个体就会对之产生积极的政治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感。当大学生的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出现矛盾时,就要借助于情感因素的动力支持,把政治态度中境界较低的政治态度倾向转化为境界较高的政治态度倾向,使自身的政治态度情感与意志转移到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中去。 (三)情感因素是大学生稳定政治态度形成的关键 政治态度与政治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心理学家一般用价值内化来描述态度形成及转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价值内化的三段论。第一阶段是遵从。在此阶段,虽然个体在外部行为方面与他人或社会要求一致,但其态度认知和态度情感还没有形成,个体对社会政治要求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相应的情感体验,其行为主要表现在某种外在情境影响下的从众或某些外在压力推动下的服从,而非内在需要驱动。第二阶段是认同。认同是个体在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并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在此阶段,个体的态度认知和态度情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对社会的政治要求还缺乏清楚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其外部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榜样的认同、仰慕和模仿上。第三阶段是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和信念融为一体,当按照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有愉快和满意的情绪情感体验,当出现与此相反的行动时,会有内疚、不安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此阶段,个体对态度对象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个体对自己按社会政治要求行动带来的结果产生了积极情感体验,对态度对象开始赋予价值性的评价并伴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对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能尽力克服。此阶段标志着个体稳定态度的最终形成。 从凯尔曼的价值内化理论可以看出,情感因素是稳定的政治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对于大学生稳定政治态度的形成来说,只有当情感因素融入时,才意味着大学生的政治行为真正依靠内在情感需要而驱动,从而使该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二、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情感形成的环境因素 任何组织都是生存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的系统,组织的活动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使政治文化在社会成员中建立、传播和继承。构成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载体是相当复杂的,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情感因素形成的环境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 (一)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形成的起点。家庭在个体政治人格的塑造、人生观的形成及基本政治生活规范的获得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尽管父母并不一定有意识地把一些政治问题作为教育子女的内容,但是父母的言行态度、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等都会使子女建立起最初的政治态度情感。大学阶段,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已年满18岁,但他们正处在求知成长阶段尚没有完全摆脱家庭背景而独立,因而对家庭的依赖性还是较强的,家长在某些政治态度对象上所持的政治态度情感,直接影响着子女政治态度情感的方向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