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字化网络技术在拉近人们的时空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简单化,反而催生出更加复杂、庞大、多元的社交网群。不可否认,信息技术正在重构着社会。于是,我们不得不反思,以Facebook、Twitter、微信(WeChat)、QQ空间(Qzone)为代表,实现以智能手机为依托,出现短短数年就已覆盖全球,拥有十数亿用户,并将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的所谓“草根媒体”——自媒体,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它?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就会发现,自媒体不能再被视为纯技术、纯载体或纯个人媒体。事实上,自媒体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已涉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等重大问题。 一、自媒体或社交媒体:其意识形态属性的确认 基于同类技术且具有相同特质的Facebook、Twitter、微信(WeChat)、QQ空间(Qzone)等新型媒体,目前国内外学者存在多种称谓,如“自媒体”“社交媒体”“社会媒体”“新媒体”“全媒体”。国内学者较普遍认为,美国学者丹·吉尔默提出自媒体概念(We Media),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了谢因波曼和克雷斯威利斯给出的定义。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自媒体传播者以人为主体,摆脱了传统媒体组织的限制”①,个体用户可借助智能手机、移动终端、PC终端登陆发布新闻信息,因此呈现出“去中心化”“平民化”“自主化”“个性化”“碎片化”等显著特点,“信息传递呈现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包,且信息传播的平台和通道在不断翻新,与日俱增”,它是一种“新媒体”或“全媒体”,有学者称全球已进入“全媒体时代”②。这些论断是国内学者对自媒体研究达成的基本共识。 相较于国内学者,西方学者并未普遍认同自媒体即We Media的提法,而是选取了Social Media这一概念,国内有学者称之为社交媒体或译为社会媒体,前者使用较多。美国学者山姆·欣顿(Sam Hinton)和拉瑞莎·约尔特(Larissa Hjnorth)在其著作《理解社交媒体》中指出:“社交媒体通过每一天的媒体实践在不断地增强渗透。由于我们目睹了智能手机允许用户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利用一天中的所有时间移动使用Facebook、Twitter等,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此时的社会网络化系统摆在面前。”但无论如何,“它的趋势是清晰的。无目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化,是时间的吞噬者。我们只是被更深的吸入到社会漩涡中,而并不知道自己在找寻什么”③。可见,中西学者对同类媒体选择的称谓不同,意味着学者们对其研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自媒体提法更为关注新闻主体的转向,突出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及信息采集者的“草根化”特点。而社交媒体则侧重于强调其具有强大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多从社会网络化视角进行研判。 本文亦采用自媒体称谓,一方面因国内学者对此概念的选择和使用最为普遍,另一方面因在该提法的现有研究中,学者过多关注了新闻信息发布与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记者、编辑和新闻从业人员或传统媒体机构的所谓“去中心化”“草根化”特点,而忽视了自媒体内在的网群化、社交能力和行动能力等其他显著特征,选此概念以更好去蔽澄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自媒体呢?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基于Web2.0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可绑定移动通信技术支持,允许不确定性个体用户随时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转发、评论,可自主设计、制作、分享的移动化、数字化、便捷化信息发布平台,它属于大数据时代一种特有的技术与文化相交融的新媒体形态。在自媒体环境中,知识、信息、观点、事件、话语各新闻要素异常活跃且多元,个体间、群体间、群团间即时性互动、即时性重组、即时性共享的社会化、个体化新闻信息交往渠道基本搭建。可以说,此类新型媒体加速了网络社会化与社会网络化的双向进程。 既然自媒体与以往媒体相较有所不同,似乎“人人皆媒体”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那么,它是否如一些学者所言,是处于意识形态“真空”?是否具有非意识形态属性,是价值中立的吗? 1.自媒体具有科学技术性依托 从媒体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史进行考察,发现每一种媒体的产生及其发展都是以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托,并会以具体的技术形式呈现。在中国历史上,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财富的增加使得一些人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间的分工产生。自原始社会开始的结绳记事及一些书写符号逐步被脑力劳动者整理发展为文字,当文字与纸张、笔墨、印刷术多种技术结合时,报纸、杂志等媒体形式出现并日趋成熟。从政治和阶级的立场分析报刊及其报道活动是马克思媒体观、新闻观的显著特征。马克思认为:“‘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④,其立场和主张应体现人民利益,而不该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成为专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品。可见,基于文字、纸张、印刷等技术形式发展而来的报纸杂志,其意识形态属性鲜明。就电视的发明和应用而言,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发明电视,同年便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开启了公共电视广播事业。美国见势迅速跟进并推出NTSC系统原则,至今日本等国仍在采用⑤。“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多达30万小时。”⑥当前,卫星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使电视信息和监控系统空前强大,并继续承担着维护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