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整体性视野

作 者:

作者简介:
钱广荣,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 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命运共同体问题的提出是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整体性思维的大智慧,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现实形态的基本结构,可以从利益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本质上是社会和人关怀自身的实践方式,其构成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具有层级、封闭和开放等基本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维护和优化建构要围绕倡导和培育共同体意识进行,从摈弃“社会本位”抑或“个体本位”的两级思维方式、厘清共同体的主体问题、恪守共同体话语基础三个层面展开。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6)3-001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用“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形式,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其关联他国前途与命运的世界观念。笔者以为,建设命运共同体问题的提出是一种基于整体思维的大智慧,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在整体性视野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同样具有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启迪意义。

      一、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问题的必要性

      命运,“比喻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1],一般是指某种事物受其整体结构各要素的影响而呈现的兴衰存亡的前途。用作喻指社会和人生发展变化的这种趋势和前途,命运总是以共同体方式演进的,由此而构成所谓命运共同体。

      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命运共同体属于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范畴,是一个因不能直观其“全体在者”而需要通过理解和把握其现实形态之具体“在者”的整体并回答“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的形上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是一批有识之士顺应时势、科学预测和理性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途与命运问题的严峻挑战之智慧结晶。2005年12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正式设立,标志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到执政党和国家意志的层面。

      毋庸讳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关于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整体发展还存在诸多亟待研究和逐步加以解决的认识与实践课题。如:是否需要固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中一门独立学科的信念和信心;可否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剥离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独立为一级学科,或者让其加盟其他一级学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思想政治教育学位点招生与培养存在的“离经叛道”现象并非个别少数;全党全社会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可否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应有内涵;等等。

      从逻辑上来看,存在这些问题并不足为奇,因为任何新生事物在诞生以后客观上都会存在“向何处去”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关键是要有自觉意识,并积极研究和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主动把握其发展的客观趋势。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命运与前途,是一种最重要的学科自觉。

      《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曾明确指出正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宗旨,并就这门学科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在笔者看来,这些要求及其表述方式是否需要加以丰富和发展,今天自然可以研究,乃至开展必要的讨论和调整。但是,对其体现执政党和国家意志的宗旨与精神实质是绝对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近些年来,有学者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社会历史观、托马斯·库恩的范式共同体的方法论,以及协同创新的同构理论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如果这种借用是基于探讨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途与命运问题,那就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虽然这些探讨的成果不多,言说方式多让人感到“空洞”或所谓“宏大”,立意取向也多带有“空想”的特性,以至于可能会让人感到幼稚,但就认知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而言,其学术选向值得坚持。

      二、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现实形态的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可以按照不同的内涵与边界、规模与社会属性,对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形态进行分类,大而言之有一国一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小而言之有一个职业部门和生活社区的命运共同体等。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是按照学科边界和内涵及其社会属性划分的共同体类型,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受各种现实形态要素的影响而发展进步的总体状态和客观趋势。在整体上认知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首先应说明下述三种现实形态及其逻辑关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共同体。因其成员为了各自利益“走”到一起而构成,如同当年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2]任何利益共同体的实质都是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关系本质上不是物质利益关系,而是精神利益关系,表现为共同体成员对社会和各自人生发展的价值诉求。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诉求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国家和社会集体之间的价值诉求关系,教育者之间的价值诉求关系,等等。这些价值诉求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之利益共同体的轴心,也是它不同于其他利益共同体的主要标志。因此,能够切实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富强、和谐、平等、公正,养成和满足人生发展与价值实现的多方面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赢得有效性和体现必要性、作为一门科学和教育艺术的逻辑前提。如若不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可能是低效、无效的,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是反效的。

      因此,立足于利益共同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超功利的,在“为了什么”的问题上也不能是盲目的。相反,共同体所有成员都应当有强烈的功利意识,高举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旗帜,具备能够在价值动因和目标上清晰回答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什么”和“怎样为了什么”的“共同体素质”。在高校,一直有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抱有抵触情绪。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缺乏共同体的价值诉求立场,让受教育者感到“教育者”是在“代表官方”说话,与他们的人生发展和成功无关或关系不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设置之初,曾因导师队伍建设需要而邀请一些业外专家“借船出海”,这些人“出海”之后便陆续“弃船”而“出走”了,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这里不能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诉求。这种现象发出一个警示,即思想政治教育学位点导师队伍建设,第一要义必须是遴选那些在价值诉求上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共同体为伍的人。尊重、关切和满足共同体成员对于各自的价值诉求,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之利益共同体的真谛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