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30多年的历程中,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拓展学科领域,切实提高实效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然而,在国内外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各种利益、价值观念、错误思潮相互叠加,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干扰主流思想舆论导向,出现了话语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某些人以各种话语方式攻击马克思主义,颠覆其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问题凸显。这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历史生成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直接相关,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毫无疑问,体现和反映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形成话语体系,实现由社会观念向个体意识转化的主导权和影响力,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渠道。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实践不断证实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内在历史文化逻辑。其包含如下历史文化基因。 第一,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时空机会。近代以来,中国处于现代西方文明的包围和刺激之中,曾试图通过向西方国家学习,走向“现代西方文明”。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使中国并未出现一个独立、强大的民族资产阶级,这就注定了中国不能通过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实现现代化。这为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时空机会。 第二,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革命机会。在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之问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事实需要我们考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与中国革命的历史契合。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概念,以往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都把实践主要当作伦理学概念,而马克思则从“解释世界”转变到“改变世界”,并与人类解放内在地关联起来,重新规定了实践的内涵,解答了“人类解放”的客观历史条件问题,使之成为科学的概念。这种实践原则所包含改造世界的革命思维、创造意识和批判精神,恰好与中国历史中变法图新、革命图强的文化精神气质相契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之间存在一种会通共生的界面,尤其是在近代经历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寻求变革的迫切需要在内在文化心理上契合革命精神,交织着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各路社会思潮的甄别,这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独有的文化机会。 第三,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发展机会。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的世界历史现象,包含商品元素的市场经济特质的进步与扩张,决定了其由地域性文明向世界性文明发展的内在张力,形成了一种“普遍化”趋势。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离不开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参照。马克思对现代西方文明进行了彻底揭示,不仅对西方世界尤其对中国都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才能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在革命实践中获得发展,才能在世界观、方法论中找到出路,才能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对西方经验进行借鉴与消化。马克思主义能够使中国走向世界,形成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发展机会。 第四,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文化的大众机会。在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同声音,怀疑也好,反对也罢,都没有改变这种选择,根本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最佳结合点。中国实际因其国情地域、文化传统等各个要素的综合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必然在中国形成具有其特色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完成了在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智慧地运用到一种整合中,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求变”的实用思维与广大民众改变现实的集体性意识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和底层大众发生实质性的生活联系,“掌握”了群众,而其他“主义”或“思潮”却没有做到。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之处在于“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和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成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突破口和动力源”②。而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识,在由“他者”成功地转为本土化的过程中,不仅将其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而且发挥着面向现代化、开放、创新的社会动员与精神聚集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直接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面向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引导大众精神生活多样化过程中,发挥集拢人心与凝聚共识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新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1983年增设以来,学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要求、学科性质、时代内涵、内容框架、文化源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一研究,在理论上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面向大众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延续和深化;在实践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否在新形势、新挑战中继续有效的深度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状况及近期的理论成果表明:围绕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的研究。在突出主题教育研究中学者越来越关注与实际生活、本职岗位、青少年成长等相结合的话语衔接问题,探索“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在宣解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表述中国实践、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中,继承和坚持已有行之有效的表达和言说方式,在体现意识形态的变革和话语转换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面对新情况,讨论新话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系统化、生活化、具体性、融入性和功能性的问题,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型话语,牢牢掌握话语权。这些研究既有学科共同的理论旨趣、学科关切和研究共识,又有学者各自的指向、重点及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权方面取得了奠基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