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研究一直为高等教育所重视,这是因为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所讲的德育一般是指广义的德育,即思想品德,包含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随着我国德育改革的发展和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德育研究者又开始重视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所谓德育课程是指具有育德性质和功能且对受教育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1](P157)也就是说,德育课程必须对学生有着培养德性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它既要使受教育者掌握内在性道德观念,达到应有的道德理论概括水平,又能把道德知识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使之成为道德评价标准,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言行。当前,某些课程从形式上看是德育课程,但它们只是传授了某些道德理论、政治理论和哲学理论,学生并未把这些理论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或政治观念。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离不开对隐性德育形式的认识,必须坚持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对人的个性品质包括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是实施德育和个性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德育学的角度研究它”。[2]这对于完善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促进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作者曾撰文论及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架,具体阐述了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则。本文拟就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特征以及课程设计谈一些认识。 一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概念自美国学者杰克逊(P.W.Jackson)1966提出以来,虽历史不长,但迄今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来的课程概念,二者同属于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相对显性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强调其独立性是为了突出隐性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研究隐性课程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使课程研究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隐性课程的开发与挖掘,使人们认识到了它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及美育功能等。道德教育理论家普遍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 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主要是指隐性课程能够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诸方面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逐步累积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因此,他要求利用潜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德育的某些内容本来是必须见诸于显性课程的,然而,这些内容真正成为学生的素质或真正影响到学生的素质,是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结合时才有可能。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也就必然是与隐性课程结合的,否则,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作用就是极其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本应以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但若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配合就难以实现这一目标。”[3](P252)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可见,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其作用在于:它是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方式使特定的政治文化进入学生的思想,形成他们的政治人格,从而决定他们的政治觉悟水平并发挥着积极作用,这种影响力是持久的。同时,通过学校的道德气氛和集体舆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形成和巩固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校学生工作即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包含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所谓隐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依据人们对隐性德育课程的新认识,我们有必要从对其特征的分析中来进一步把握它的涵义。 从教育影响看,隐性德育课程主要以间接性和潜隐性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这种影响表现为潜在地隐藏于各种显性教育背后或学习活动环境中以及校园文化生活、班集体生活中被忽视的隐性育德因素。学生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各种载体的暗含影响的。 从教育范围看,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课内外、校内外潜在的教育因素,既涉及到学校中的各种学习环境,又涉及到校外的有目的的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育德因素。 从教育作用看,隐性德育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发生作用的。也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内化机制而接受教育的,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