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4)11-0063-06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起点,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时期,它表明党的基本任务已经由革命转到建设,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从1956年至1966年,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理论上进行了卓有建树的探索,提出了载入史册的不朽篇章。同时,这个时期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严重的失误,理论上出现了错误的分析和认识上的误判。这10年中的许多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错误相互交织。总结检讨这一段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将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借鉴。 一、正确把握两类矛盾的区别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前提 195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的理论贡献之一,是第一次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做出了全面的揭示,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文章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理论;提出了两类矛盾的学说及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理论;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提出了判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党历史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基本的理论方向,是正确把握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毛泽东提出的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政策、方法和基本思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国家,引导全体人民顺利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值得思考的是,这一正确的理论没有能够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后来的事实说明,三大改造结束后,由于全党对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成熟和牢固地建立起来,对阶级关系的变化认识不够,即没有指出资产阶级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对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具体的明确的分析;没有认识到,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虽仍然会长期存在,并在某些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这种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两大对抗阶级的斗争;在斗争的规模和形式上,已经不是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阶级斗争。由于没有具体分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阶级关系的这些新变化和阶级斗争的新特点,所以当国际上出现匈牙利事件,国内出现极少数右派向党进攻时,党对新形势下复杂的阶级斗争作了错误分析,把本来是剥削阶级残余势力的极少数敌对分子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活动,看成是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向党、向社会主义发动的进攻。由此,断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否定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否定了八大关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思想,这也使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偏离,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等基本要素在总体方向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1] 同时,毛泽东虽然撰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提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理论。但是,在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毛泽东的思维仍然较多地关注阶级斗争,仍然把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心放在政治思想方面,对物质利益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因研究不够,这种思维和认识使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很难做到真正落实。 1957年4月下旬,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展开,当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的时候,党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和判断,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划为右派分子,严重地混淆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区别。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之一,是改变了对社会阶级关系状况的分析,使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出现“左”的偏差。接着,1964年,“四清”运动中出现过“左”的做法,强调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开展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左”的错误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导致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更大规模的混淆。历史证明,“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严重破坏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50多年后的今天,与毛泽东当时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时代背景相比,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换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加上人们受各种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即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物资利益矛盾更加突出;由于长期执政,有些党员干部渐渐淡薄了群众观念,人民内部矛盾中领导与群众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地呈现于社会表层。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这些特点,需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努力培育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观点教育,解决领导与群众的矛盾。 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认识新时期大量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变化规律,正确把握两类矛盾的区别,防止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尽可能地化解各种不安定隐患和不和谐因素,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心同德,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