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道德教育教学,直接影响、固化、内化、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德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德育,才是可信、可学、可推广、可持续的德育教育。但德育对青年学生个体的影响,学校教育又仅仅是外部环境因素,个体内在品质的养成、完善,不可能完全通过强行灌输、价值诱导等来完成,只有在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辅以系统的德育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治理能力,进而促进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最终构建自觉遵从社会道德和个体信奉道德价值观念的双重标准,形成持续稳定的德育品质。在今天大学生个性意识愈来愈凸显的情况下,要实现德育对个体影响的自治,需要经过自治、自律这两个阶段,这是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育规律的。 一、自治、自律、自觉的概念及内涵 自治,是指自行管理或处理事物、修养自身的德行,体现自动主义贯彻的结果。自治是不同年代大学生首要的本质特征,陶行知先生是这样定义学生自治的:“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1]。现代大学自出现以来,自治就一直是大学的核心理念,其中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健全的人格是学校自治的又一要义。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而这理想便是培养具备灵魂、具有价值感和幸福感的人。大学生是社会的知识阶层和人才队伍的储备群体,他们的自治水平和能力将对他们将来在社会中影响更多的人,促进整个社会的自治、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自律,在德育教育体系中是指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通过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的管理能力的提升,满足社会对人才软实力的要求。事实上,高校开展的德育教育的过程,说到底是人的精神内化的过程,内化的实现就是觉悟过程的实现。自律是区别动物的内因,要用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来控制自己对不当需求的欲望和冲动,懂得自律的人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只有主动、自发、自愿的道德行为才会使德育教育成为永动机,才会达到德育教育的实质。在行为中体现为自己有所意识而主动去做某事,由内向而生的对条文规章的认可,内在意识下的遵守纪律。 二、三者间的逻辑及心理关系辨析 1.逻辑关系 在英语中,自治的表达意思为自重、独立、自治、自治权;自律的意思为自我对纪律、学科、惩戒、训练方面的考虑,对自然人的生存规则的自我思量后而在同样的环境下对照已有条文的条件反射;自觉的表达意思为潜意识的行为,有意识、知觉的做出合理的事情的引因,是意识推动下的行为表现,是理性成熟后所推动感性表现的自然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过程、内容与形式,而且它不孤立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而是广泛地渗透在社会中。师生对教育的教与学的各环节的接受,自觉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自身认可的行为方式,所需要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建立于夯实的个人定位、自我重视的基础上。自治-自律-自觉,是层层递进、逐级反馈,相互渗透、彼此影响的关系,这是一个有着自我调节转换系统的整体。在逐步的意识形成阶段,借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个体能够对理想、观念、意识等产生自我的约束力;德育对个体的影响逐渐达到心甘情愿、自己觉悟而愿意的水平,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一些道德问题做出判断,开始把道德的原则自觉作为指导行为的意识。 2.心理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引导方式,优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2]。“德”是体验感受,通过人的感受认知世间的人与事,但有认知是不够的,人的思想与情感假如对他人的帮助没有经历认同的过程,就无法达到施恩、报恩的彼岸。或许只是暂时的感动,没有得到及时反复巩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从自治到自觉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是体现了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连续转化和递进的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识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最后构成了一个内在的循环系统,达到真我不受浸染,处在自由状态中,这样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健康、智慧与心理上的统一。 三、“三自”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1.树立德育的新理念 近年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德育教育的开展所带来的直接利益,并未将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民族文化沉淀等方面隐性效益考虑到教育的作用中。德育教育关注的是个人的道德视野与自身发展的匹配度,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界定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渴望留在大城市而对于急需人才的艰苦环境却嗤之以鼻、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最多评价是缺乏基本素质,这些对学生技能外的人性的评价冲击着我们的教育。这就是德育教育缺失的一个典型例子。所以我们在发展应用型教育的同时,也应关注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构筑德育教育的新理念。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是用来强调教学中人性的重要性,并以国家教育部的体制规范保证其实施。任何事物本身都具有双重价值,德育教育既不是孤独的价值工具也不是在独立地展示工具性价值。工具性价值,是指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它对人的实践具有直接的作用。而道德教育的价值性工具表现在机构或个人为了达到自治-自律-自觉的转变,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案型、拥有具体内容的手段,如德育教育周、教师与同学开展的第二课堂、师生心灵沟通等,体现在实践结果对理论的反馈。理论与实践对与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来说是不可分割的,完善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德育教育达到体系化的流程,是助动力的来源。德育教育新理念要求让施教者充分重视课上与课下的并举育人,用切实的实践工具使得德育落到实处,从条文中走到师生中,进出课堂间达成共同发展,逐步深入的开展活动,使得德育教育广泛的汲取可操作性的经验,补充完善制度上的盲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