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0)03-0023-08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生动地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多方面的相互依赖所替代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性”和今天的“全球化”还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真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还只是近几十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趋势。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信息化、市场化、跨国化。日益汹涌的全球化浪潮给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这种挑战有时甚至大于发展的机遇。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作风和群体意识,它既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风貌,又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总体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具有巨大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既以积极的态度,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使自己的经济、管理、法律等与世界“接轨”,又保持思想、文化、价值和传统的相对独立,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面对全球化浪潮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当前,全球化浪潮正从经济、科技层面向政治、文化层面广泛渗透。对中国这样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又幅员辽阔的10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绝不能消极被动地去适应,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全球化浪潮面前,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做出相应的贡献。为此,除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科技、国防,提升自己的竞争硬实力外,还要非常重视自己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自己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全球化的竞争,说到底是国家与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谁在全球化这场较量和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得主动,谁就会在较量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综合国力是指包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的实力和能力。其中作为综合国力之一的政治、文化,也称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为综合国力之一的文化力,其标志和核心主要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体现和象征,与其他综合国力的组成要素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一是力量的超越性。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通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加以衡量,国防实力可以从武装力量的人员数量、素质和设备配置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来估算,教育和科学的水准可以用国民教育的程度、发展水平和研究实力来推断。这些都是可以计算和评价的,而民族精神形成的凝聚力和关键时刻爆发的能量却是难以量化和无法预估的。在人类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弱者战胜强者、少数战胜多数、落后赶上先进的实例,其胜算的操盘往往不在物质和技术层面上,而主要体现为思想文化和精神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在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动员力。二是作用的持久性。随着时光的流逝、政权的更迭和物质力量的消长,有形的物质资源会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此消彼长,有的甚至化为历史的陈迹。而精神的东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可以经久不衰、世代相传,成为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感,而且它常常不囿于一个国家的地缘范围之内,只要是这个民族的一员,哪怕身处异国他乡,还是对自己民族固有的精神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并能在关于国家、民族荣辱、统一和国格等问题上自然地表现出来。历史和现实中,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在对待民族尊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行动,就是这种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国力,才能在全球化浪潮面前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综合国力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统一,而民族精神作为其精神力量和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就必须大力增强包括民族精神在内的综合国力。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对于经济、科技和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讲,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要么被动地、无所作为地被打着深厚西方科技文化烙印的全球化所吞噬;要么振作起来,在保持自己文化历史传统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行列,为自己国家的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而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无疑是实现后者的重要选择。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诫我们,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自主意识,就会被其他民族所同化、融合,并最终导致自身的消亡。相反,则能够屹立于世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内容,就是中华民族自主意识的重要表现。要自强就必须先自主,只有实现了自主,才能真正自强。自强不息就意味着独立自主,就意味着自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就是有这种自主、自强和自尊的光荣传统。毛泽东曾经无比自豪、气吞山河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3]正因为中华民族精神中有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内容,中华民族就有了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也正是这种民族自主意识,使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歌德曾经说过,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自知、自主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道德价值观念。中国封建社会因强烈的自知自主意识而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典范,成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华民族在近代因丧失民族自知自主意识,而落后、挨打和任人宰割,这是非常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全球化浪潮面前,中华民族要在对外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就不应当丧失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强烈的自主意识,更好地维护民族尊严和利益。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孤芳自赏无异于作茧自缚、自我孤立,会与“全盘西化”一样,断送中华文明。因此,在全球化大潮面前,增强民族自主、自尊意识,决不意味着唯我独尊、闭关锁国。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此都有清醒的意识和科学的论述。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民族、一切国家之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4]江泽民也指出:“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5]正是靠这种既坚持自主意识,又学习他人长处的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