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10-0101-04 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挫折最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是大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挫折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个体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受挫能力的教育。[1](P5)受挫能力即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是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2](P20)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能承受挫折的打击,保持自身心理平衡与个性完整状态,是适应能力强和心理健康的明显标志。[3](P60-62)目前,挫折教育已在各高校蓬勃开展、方兴未艾。但由于挫折教育操作起来专业性较强,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操作层面上都需要对一些专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探讨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对促进其积极适应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挫折教育是国家教育部门的重大决策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文件: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各普通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上述文件的出台,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意味着大学生挫折教育决非学校和个人的主观行为,而是国家规定的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合理行为。 2.加强挫折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如美国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自立精神,孩子刚满十八岁便会被父母施行“经济断奶”;英国很早就将挫折教育纳入了大学正式的教育教学计划;德国重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应对面临的挫折问题,并专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把“野外文化教育”和挫折教育列入大学和中学教育内容之中。在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个体要在急剧变迁的时代和环境中取得适应与发展,迎接社会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必须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不仅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3.加强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 从生命全程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时代是个“多事之秋”,心理学家贺林渥斯形象地称为“心理断乳期”、“危机期”、“矛盾期”……意即大学生脱离父母的监护而独立成长的时期。我国在校大学生一般处于18到23岁这一年龄阶段,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因为:第一,生理发育成熟加剧心理的急剧变化。随着各项生理机能成熟,引发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的节奏不同步,使得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大学生,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陷于焦虑状态。[4](P32-35)第二,成人意识感的增强引发了心理的闭锁性。[5](P32-34)一方面造成了他们与师长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得到理解和帮助。第三,学校和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心理障碍。如学习就业压力和师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大学生承受超负荷的心理负担,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使得独生子女原本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加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因此,切实加强挫折教育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1.适度问题 大学生挫折教育在适度问题上存在两种偏差:一方面是大学生受挫过重,容易使他们从一个极端坠入另一个极端,一下子失掉自信心;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受挫过轻,教师避重就轻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也同样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助长了他们骄横跋扈的态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适度问题难以精确把握,使不少教育研究者望而生畏。教师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行的学习生活目标,不轻易地否定自己,也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根据个体不同的心理水平和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教育项目,注意使之既有利于提高个体积极坚强的挫折耐受力,又不超过每个个体心理的承受度。当然,设置的挫折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克服。同时,学生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的挫折能使学生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2.适量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但有的个别院校跟风而教:今天听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马上就盲目地跟从;明天听说吃苦受累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挫折耐受力,马上又开始筹备拉练赛和劳动周等活动,结果让学生苦不堪言,使得挫折教育的实施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效性。大学生好比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偶尔遭受的风雨洗礼可能会增强他们的生命力,可是如果幼苗长期频繁地受到自然灾害,能活得下来吗?即便活下来了,狂风暴雨也难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好比是一场自然灾害,必须有,但又不能频繁过多。挫折教育作为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一直以来深受重视,但由于其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量化上的误区,如认为挫折教育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痛苦教育”等,致使挫折教育的实效受到了巨大影响。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量化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