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9)06-0024-(07) 一、时代的挑战与德育政策的战略选择 中国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长期的农业型社会形态,在近现代的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德育体系。虽然其间受过一些极“左”思想的干扰,但是,自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又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开始了伟大的社会转型。 这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转型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城乡关系、人口流动、贫富差距等所造成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又恰逢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迅猛浪潮,各种形式的文明冲突、文化碰撞和意识形态的较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纠缠;加之与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属于后发的、浓缩的,所以,它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是同时呈现出来,经济与伦理、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青少年儿童面临的成长环境空前丰富而杂乱,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这种形势,党和国家给予了全面的应对。1980年代中期以来,颁布了大量的与德育有关的政策、文件、法规。自1984年到1994年,仅由中央及部委颁发的关于中小学德育的文件、通知就有54份,目前则已超过了100份。这些政策、文件对学校的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各年龄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另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也对保障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性支持。 这些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德育场馆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投入大量经费兴建和整饰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烈士陵园,开发文化古迹,修缮名人故居,新建青少年素质训练营等。仅上海市所确立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多达36处。浙江省已建有青少年宫84所,科技馆8个,建有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类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基地2041个。江苏省仅为建在江浦县农村的、供城市学生到农村体验学习的基地就先后投入3000万元。 二、德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文革”期间,德育理论是受极“左”思想干扰的“重灾区”。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思想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德育理论界日趋活跃,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有不少大学招收德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些年来,德育理论工作者认真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教育资源,积极吸纳国外在道德价值观教育研究方面新的学术成果和实际经验,直面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青少年一代新的生活方式及其问题,完成了一系列较为深刻的德育观念的探索和创新。这些研究为广大学校的德育实践以及新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同时,德育的实践创新与德育课程改革又反过来激发了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丰富、拓展。具体表现为: 1.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目的。在“左”的思想盛行时,人与道德的关系发生了颠倒,人们倡导一些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人性基础的呆板的教条,强调人对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相信,道德是为人的生命成长和幸福生活而创造的,人的需要既是人进行道德创造、道德辩护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根本目的。[1]所以,道德教育不仅强调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障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人的生活及生命状况,关心其成长的烦恼和需求,并且在关爱中引导学生的道德需求,实现道德引导、提升之目的。 2.辩证分析个人利益的价值。传统德育把公与私摆在二元对立的位置上,一直不愿意承认、羞于承认、不敢承认个人利益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反而一味地以“灭私”为任务,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其实,个人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获取方式都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不能简单地否定。按照我国儒家观点,公与私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自我的扩展可以实现对私的超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个人利益开始形成了辩证态度,这种态度为德育的人性基础作出了更全面的论证。 3.探究多元化德育功能。我国的德育自古有重政治取向的传统,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德育即政治教育的观念曾经长期流行。通过对于德育功能的系统研究,现在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已经从单一的政治取向走向更宽广的理解,即德育不仅要为政治服务,也要为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服务(如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自然环境功能等);不仅要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需要,也承认不同层次和范围群体的特殊利益;不仅要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也要为个体生命的成长、独立精神的形成、公民素质的发展服务;不仅是对个人的一种约束和限制,也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是人的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享用的需要。[2](P189-289)对德育功能的新认识调整和引导着实践中的德育方向,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改善了人们对德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