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9-0067-0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发展,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不懈弘扬和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无形纽带。当代中国正在崛起,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并不十分平静。当前,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凸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 一、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用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灌输和陶冶人们,培养人们对祖国的情感,树立对祖国的信念和信心,产生爱国意识并稳定成爱国行为,这是从基本层次对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理解。60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针对青年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在社会以及高校环境中持续进行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火如荼、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将刚刚从旧社会中摆脱出来的青年学生紧紧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身边,凝聚在伟大祖国的怀抱。学子们带着激动、欣喜和真诚的情感,精神焕发,豪情满怀,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民族和国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日益走向开放和民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得以逐步恢复,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此走上正轨。在日益完善的高校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不断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功能发挥着诠释、传播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面对急剧变化的国内外环境,爱国主义教育在向大学生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伟大民族精神和深厚爱国热情的同时,着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极端意识、片面意识、绝对意识,努力弘扬科学的、理性的、健康的爱国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 总之,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意气风发,还是改革开放的稳步前进,经历了坎坷历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高扬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初步开展和曲折进行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处是连年战争留下的创伤和阴影,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针对这种局面,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首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当中,强调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高校,通过改革旧教育,加强了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爱国思想的熏陶。其次,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现实国情结合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来教育大学生,使他们体会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以坚定对国家的信念。再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结合起来。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高校按中央的要求,针对当时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狭隘的爱国思想以及恐美、崇美心理等开展国际主义教育。抗美援朝运动使大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双重教育,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励着大学生以更多的热情、更扎实的行动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之中。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时期 新时期,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汇和激荡,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需求和重要支撑。 1980年1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1](P262)同年12月,邓小平再次强调:“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1](P369)1981年,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指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人类的前途,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和政府通过一系列会议和文件,将加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基本的政策和有关的制度之中。自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党中央又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强调在教育中要注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全社会包括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试行、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确立以及各种反映爱国主义内容的影视作品、书籍的问世等,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