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9)08-0012-05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活出最好的自我?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课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生命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中学只关注“升学”“高考”,大学更关注专业、就业,家长则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健康,生命教育严重缺失,致使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深刻思考,缺乏对生命的充分尊重和高度珍惜,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认识模糊,动辄以放弃生命作为逃避现实、对抗挫折的方式。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全面发展,首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人格健康,积极向上。正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所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从人生的终极问题上思考生命,理解生命,从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捍卫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正确态度和对人生的崇高追求,这不仅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客观需要,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 一、生命的动力源泉——对生命内涵及生命意义的本体探寻 “生命”是个很直观又很神圣的字眼,也是大学生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好像谁都知道。但是,到底什么是生命?生命从何而来?生命是由什么组成的?生命的意义何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直是人类社会苦苦探询和孜孜以求的。 (一)生命的内涵 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复合现象。生命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其它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命是一切生物得以存在的根本前提,世间一切都围绕着生命而展开。林语堂认为: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只有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因此,要理解生命的深刻内涵和本体价值,就要探究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所具有的三重绝对性,即绝对根本性、绝对一次性和绝对宝贵性。 生命的绝对根本性,就是有生命便有一切,没有生命便失去一切。生命的正常存在和发展是人实现理想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因生命的存在而存在。因此,只要有生命就有希望获得生命能够赋予人的一切。这样,失败也可以变成成功,贫穷也可以变得富有。不仅对个人而言,生命具有绝对根本性,对社会而言,生命同样具有绝对根本性。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就明确说过:“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在晚期的研究中也直接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一个前提自然是最根本的前提。因而,没有人和人的活动也就没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人是社会的操纵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终极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可见,生命的绝对根本性是生命的第一本质属性。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无法挽回,因此,生命具有绝对一次性。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生命的不可再生性是绝对的。无论什么人,概莫能外。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显得弥足珍贵。只有当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绝对“一次性”,深知死亡便意味着一切的终结时,才能真正认识生命的核心本质,才会无比珍爱生命。 生命的绝对根本性和绝对一次性,决定了生命的绝对宝贵性。一切最宝贵的是人,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鲜活的生命可以顷刻间画上句号,因此,维持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变化,是人生命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首要的原则。生命如此珍贵,它启示我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二)生命的意义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会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为什么而活着?我的存在价值在哪里?我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人们不停地求索,却总是解释不透或者答案各异的问题。而生命的动力源泉就在于认识自身的存在价值,了解生命的巨大意义。 首先,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印度思想家克利希那穆提在他的散文《生命在于创造》中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一条河流,宽而深,流长而平缓,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一口池塘,与河流相邻,一塘死水,没有生命的迹象,当然更没有鱼的踪影了,淤泥满塘。作者以此来类比人类:人不能停留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面,寻求安逸,停滞不前。呆久了必让人失去斗志和锐气,生命也变得如死水一般。因此,作者告诫我们:生命在于创造,应当让生命如河流般流动起来。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生命才充满生机。生命的创造在于身体的运动与思维的活跃。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所学的专业理论、技能技巧和个人狭小的生活圈子,应该生存在追求真理和服务社会的状态中,具有质疑、批判、探究的意识和关爱、奉献、创造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和价值。当然,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创造。有人说:生命的真正意义是在创造的同时享受,在享受的同时创造。因此,学会创造,你会觉得生活很充实;学会享受,你会觉得生活很美好。乐于创造,生活会感谢你;乐于享受,你会感谢生活。 其次,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巴金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这里的付出主要指付出爱。生命是爱的结晶,生命的源头就是爱。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名著《爱的艺术》中,描述了一种成熟、富有创造性的爱。他认为“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并克服孤独感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爱,并不止是一种喜欢或者被人喜欢的感觉,更是一种为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因此,爱是一种主动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是分担而不是迷恋。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从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从对家人的疼爱,到对其它生命的爱护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亦是博大的,不但要爱自己、爱生活,更要爱他人、爱人民、爱国家。一个只爱自己、只顾自己的人,与其说是自私自利的狭隘主义,倒不如说其没有真爱。只有具备了爱别人的博大胸怀,才能算得上高尚的灵魂。世界因为有爱而变得美丽,生命因为有爱而变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