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9)07-0016-04 一、榜样及其精神品质 人的发展不平衡规律是榜样产生的现实基础,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人会产生序列性,序列的端点就是典型。榜样一般体现着社会主体的完美形象,代表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具有能够触发人们仰慕、效仿的特征,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崇敬和追求的愿望。榜样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早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城邦就十分重视用英雄作为榜样激励下一代,《荷马史诗》歌颂的英雄成为当时人们的偶像,英雄时代也是榜样时代。我国古代的孔子曾教诲弟子“见贤思齐”,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①他本人也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 革命导师列宁十分重视榜样示范方法,他指出:“模范工作是培养工作人员的园地,是可供仿效的榜样,有了这种榜样,仿效终究是比较容易的事,何况我们又能给以帮助,使这种榜样在各地能够而且必须得到广泛的‘仿效’。”②我党历来重视发挥榜样的巨大作用,毛泽东同志曾亲自树立了白求恩、张思德、雷锋三个榜样。邓小平在谈到如何学习榜样时指出:“宣传好的典型时,一定要讲清楚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搞起来的,不能把他们说得什么都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更不能要求别人生搬硬套。”③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榜样的作用,他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介绍先进模范人物的成长道路是一个好经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好办法。我们的人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先进的典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分子,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的希望。我们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④ 人们对榜样并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而且对榜样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因此,对榜样的界定也各有不同。岳晓东博士根据青少年的崇拜程度不同,把榜样分为四种类型:纯偶像、榜样型偶像、偶像型榜样和纯榜样。⑤岳晓东博士认为榜样与偶像之间存在着一种现实化与理想化、理性化与浪漫化、相对化与绝对化的对立关系,即榜样一般是现实化、世俗化、功利化和平凡化的人物形象,他们在生活的具体方面实实在在地引导青少年成长。而偶像一般是理想化、完美化、非凡化和浪漫化的人物形象,如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等,他们能给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带来无穷的浪漫幻想和虚荣满足,但也可使某些青少年神化其存在价值,沉湎于对明星的追逐和依恋当中。班杜拉所指的榜样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榜样,是作为学习线索的对象,他把榜样分为真实性榜样和符号性榜样,前者指具体的榜样人物,后者指体现于影视、图片、卡通、语言等通过传媒塑造的榜样艺术形象。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将它们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内化到自己的主体性之中,并在适当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来。 榜样是根据人们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学习旗帜和样板,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可比性。榜样是分层次的,社会根据需要树立的学习榜样、先进典型,能有效地激发、调动激励对象向典型看齐;榜样有他人树立的,也有自己树立的。榜样一般具有时代特征,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榜样,其行为本身往往并不十分重要,榜样永恒的魅力来自榜样体现的人生精神,如鲁迅之所以成为人们(尤其是文人)的楷模和心灵偶像,是因为他作为一代文豪所内含的精神魅力,他的精神是为民族而忘我献身的精神,体现着人生价值的深度与崇高。 榜样是人的序列性的选择,尽管榜样的行为方式千差万别,但反映榜样内在本质的精神品质则相对集中,从榜样形象中可以抽象出一般的精神内容或行为规则,事实上,许多榜样的精神品质是重叠的,而且有些榜样的精神品质具有跨文化、跨时空的特征。 榜样的精神品质复杂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其一,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这是一种普遍意义的榜样品质,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都体现着这种精神,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和基督教中的耶稣等也体现着自我牺牲精神。 其二,指向目标的超乎常人的意志性行为。这类榜样向人的极限挑战,体现着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震撼人的心灵,如诺贝尔、奥斯特洛夫斯基、吴运铎、张海迪等。 其三,卓越的个人才能和社会贡献。这类榜样以才智和成就著称,是常人力所不能及的,为人们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如被美国人誉为“民族英雄”的比尔·盖茨,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改变了世界,他代表着一种新生的榜样模式,成为无数精英学子的楷模。 其四,代表着某种时尚或主流价值观。如明星、名流等,往往成为青少年的追星对象,各级各类先进人物则体现着社会提倡和追求的价值和行为倾向。 人们对榜样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总是先有榜样,才有对榜样的宣传和注意,而缺乏榜样的设计、培养和发掘,尤其是一些英雄人物。同时,现实中的榜样一般只反映某一方面的品质,而缺乏一种普遍性、综合性的参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性丰满”的“自我实现者”不失为值得参考的“榜样模式”。 二、榜样的激励过程 社会中的榜样资源并不稀缺,自古以降,涌现出的榜样数不胜数,放射着灿烂的光芒。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受榜样的激励却十分有限,对自己熟知的榜样可能无动于衷。那么,如何建立榜样发挥持久作用以及不断发掘新榜样的社会机制,如何把握人们与榜样的互动规律呢?这就有必要探索榜样发生作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