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7)01 —0076—03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必须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一 充分认识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要完成这一艰巨、繁重的任务,主体是农民。而农民思想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农民思想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把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一个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当今各界的共同呼声。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关键在农村。因为占80%的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和谐村镇,而构建和谐村镇第一位的是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加强农民思想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现有2.4亿农户、8亿农民。从当前我国农民的教育情况看,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还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 存在这种现象的根本是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科学文化素质低,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三)加强农民思想教育,是确保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促使户户谋发展、个个思创业,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反之,如果无所作为,放任那些不健康、落后甚至违法的行为蔓延,就会造成农村的畸形繁荣,不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四)加强农民思想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加强农民思想教育,说到底,就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就旗帜鲜明地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从这一点上看,加强农民思想教育,意义尤为重要而深刻。没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农民,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理解、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客观分析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现状、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现状 当前,广大农民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优农、惠农、扶农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群众的发展热情,他们勤劳致富,科学发家,积极上进,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意识”。 1.基本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增强了市场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市场经济转化,农民群众的思想也逐渐从长期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农经济思想和生产模式中走出来,一大批以市场为需求、以效益为追求的“专业户”、“农民企业家”、“打工族”不断涌现。 2.能正确认识开放与发展的关系,增强了开放意识。随着“打工经济”和“凤还巢”现象的不断出现,大多数农民群众能从大众传媒中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能从先走出“山门”的民工身上感受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接受农村贫穷落后的现实,而是逐步从过去安于现状的惰性和因循守旧的惯性中醒来,外出“淘金”、闯天下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一些早年出去务工的“打工仔”、“打工妹”通过打工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带着资金技术和思想观念投入到新一轮的山区开发中来,增强了开放意识。 3.通过普法教育培训,增强了法律意识。随着农村民主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全民普法教育的深入,特别是农民文化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农民群众对某些政策的弊端、对部分基层干部不得体的言行不再一味地忍让、盲从,而是通过正常的渠道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样,随着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深入宣传、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政务、村务公开的制度化,过去那种等级尊卑意识在农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农民心中日渐淡化,群众上访、民告官时有发生,致使许多农村干部都头痛,称如今的农民不好管。 4.依靠科技致富逐步成为农民的共识,增强了科技意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各地乡镇充分发挥农技站、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乡镇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对农民进行了种植、养殖、加工等科技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加大了科技培训、科技推广和科技示范的力度,农民的科技意识明显提高,为农民思想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科技培训,农民起了步,发了财。 (二)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农民群众的思想状态中还存在着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个淡化”、“两种倾向”、“三个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