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发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深刻变革,开辟了新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曾讲过,“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德育思维本质上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无疑是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背景条件的。新时期历史条件的变动,必然要求和引起德育思维视角的重大转换。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进入常规性稳态运行时期——德育思维的价值取向转换:德育从服从、服务于革命运动转向重在社会建设和人自身建设 就历史过程而言,人类总是交替经历社会动荡变革与社会常规性稳态运行两种状态。历史反复证明,由于社会运行状态不同,社会发展对于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也就不同,党和国家的德育工作着眼点和着重点也不同,德育对象的德性需求和接受状况也就不同。 “革命”与“建设”对于人们思维的价值取向来说是十分不同的。“革命”——当然是说政治革命或者社会革命——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的质的变动,是冲击,是改变旧有的经济政治秩序和思想道德规范,是破坏一个旧世界,甚至需要“无法无天”。“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注重新质基础上的量的积累,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秩序、规范、规则,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发展完善。诚然,社会建设也要不断解放思想,改革改进,开拓进取,但归根到底是为了经济、文化、政治、法制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社会在常规性稳态运行下的这种特点,规定了德育思维视角转换的特定走向。一是,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化”转向重在人自身的德性建设。“泛政治化”的实质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应当说,这种德育思维在战争年代甚或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基本上是对的;即使社会进入常规性稳态运行时期后,政治教育依然是重要的,但“泛政治化”的德育思维已不合时宜。因为,所谓德育思维的“泛化”,是指任何德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等都被披染上政治色彩和用于政治功利性。这是不符合现阶段现实生活实际的。从“泛政治化”转向重在人自身的德性建设,要求德育思维以人为本,重在教化人们如何做人守法,诚实守信,勤劳敬业,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二是,德育思维的着重点,从近乎于纯粹宏观目标教育转向寻常百姓的“生活世界”,把宏观目标教育与德育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直接结合起来。社会进入常规性稳态运行状态后,社会生活平稳流逝,微观生活成为人们的基本存在方式。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在这种条件下,德育的宏观目标必须与对象的日常工作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需要统一起来,才能收到实效。比如,近年来我们强调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等,都是这样。三是,德育思维的基本价值取向,从以整体为重心转向集体与个人相结合。集体主义是我们价值观的基本主张,但集体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因条件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革命战争年代,强调个人服从整体,强调个人要有为集体无私奉献甚至勇于牺牲的精神,强调集中统一和铁的纪律,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因为不难设想,那时过多地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个性发展和个性自由,我们何以组织队伍,何以统一思想和步调以战胜强大的敌人?现在则有所不同。一方面,整体观念教育仍然是必要的,因为没有国家、民族以及集体的生存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在国家、民族或集体没有受到生死存亡威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重在人本身的建设和个性发展,将集体发展的诉求与个人发展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恰恰是集体兴旺发达的基础和条件。即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要“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同时就要求,新时期的德育思维必须介入社会活动的操作层面和社会心态文化领域,借以发挥思想道德的导向作用。 二、确认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德育思维的实践基点转换:德育活动的基点由主要面向少数先进分子转向以“广大的中间地带人群”为重心 如果说,从动荡、革命、过渡状态依一定条件必然转入常规性稳态运行状态,是社会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常规性稳态运行的社会状况又有其特殊性。 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经济文化整体落后;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突出表现为生产力的多层次性。由此便决定了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多样性。党的十五大报告全面阐释了这种状况及其历史走势,并指出,“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的德育思维必须面对的新的社会条件是:“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而与此相联系,在社会常规性稳态运行的情况下,社会人又一般可划分为三个类群或三个层次:一是少数先进分子人群,二是广大的中间地带人群,三是少量的落后人群,亦有极少量的社会异己分子。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德育的实践基点究竟放在何种层面?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实践操作中缺乏层次意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一种要求、一种规格目标;二是将德育的实践基点过多地放在了少数先进分子人群;三是没有很好地辩证地处理三个层次的关系。因此,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但德育思维的实践基点应放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人群。 将德育思维的实践基点放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人群,关系重大,意义重大。第一,这是符合社会常规性稳态运行下德育行为实践的一般规律的。在社会常规性稳态运行条件下,广大的中间地带人群总是社会的大多数,是社会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动向如何,他们的德性修养如何,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关乎社会的安危和历史的走向。所谓“将德育思维的实践基点放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人群”,主要意义有二:一是,德育活动的规划、思路、方针政策、规格水准的基点都要从广大中间地带人群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需求和可能达到的标准。脱离实际的过低或过高的要求是不适宜的,效果是不佳的。二是,既然是“基点”,那么就要有适宜的基本性要求,就要有适度的导向性要求,就要有内涵渐次升华的趋向性要求。依高校德育而论,如果说把我们的学生百分之百地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那是不现实的。但争取绝大多数学生在重大历史关头,能够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忠于职守,富有职业道德,昂扬向上,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较大成绩;在社会生活中,奉公守法,讲究社会公德,做一个好公民,这应当是能够做得到的。这也是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和干部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