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总是强调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因为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时紧时松、时强时弱的状况。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包括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内的很多同志,不能真正从本质上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认识不清。当前,在有些高校出现的忽视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无所作为的现象就与此有关。 一 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个有待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1989年“政企分流”带来的反思是: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这里主要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随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呈现出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蓬勃向上的局面。然而,在这一加强过程中,有部分高校却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定位为“稳定”,所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围绕学校的表面安宁和学生不闹事来展开,似乎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都集中体现在敏感的五、六月。随着近些年高校表现出的相对稳定,领导关注过问少了,似乎思想政治工作又可以松口气了,也无什么事可做了。 的确,学校及社会的稳定是一件大事,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就缺乏凝聚力,人心就会涣散,社会就会动乱,经济建设就丧失了必要的保障和条件,改革开放也不可能健康有序地顺利进行。因此,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自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我们要重视稳定工作,并且要善于准确地把握社会现实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及时做好工作,掌握稳定的主动权。但是,如果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只定位为“稳定”,那就会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以及对它的要求,如此下去是十分危险的。这是因为:第一,我们必须明确,高校的根本任务亦即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只是盯住“稳定”这个目标,又加之对“稳定”作片面理解,那就极易将我们的工作对象视为不稳定因素来加以防范,而不是作为人才来精心培养,工作者也将成为思想上的“警察”。我们就会处在一个对立的、被动的位置,常常被眼前的、表面的现象所困惑,在疲于应付中模糊视线,丧失对根本目标的追求,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四有”新人的培养。第二,如果我们将目标只是定位在“稳定”,那就会视野狭窄,工作萎缩甚至苍白无力。这也难怪一些高校一度在正面引导无力的状况下,干脆教育学生不要过于敏感政治,少接触社会,少了解实际,少惹事生非。而当这几年高校相对稳定时,又似乎觉得自己守住了阵地,完成了任务,没有紧迫感。显然,在这种定位前提下,我们很容易降低工作要求,萎缩工作范围,很难长远地、深层次地开展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更不可能正视今天国际国内的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创新和改进自己的工作。第三,如果我们不能深入地、全面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只图表面的一种稳定现象,就不可能帮助我们的工作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很难解决人们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也就不可能正确对待社会复杂多变的现实,最终也就达不到真正的稳定。 二 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成功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也由于大学生们的思想相对日趋成熟,还由于各级组织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高校出现了精神振作、发奋学习的稳定的良好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是不是已不存在问题,都是十分健康的呢?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已“可有可无,无所作为”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特点做一下分析。 在政治观方面:他们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有极大的认同感;有一定的理想抱负,渴望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政治思想逐渐相对成熟,对政治问题的分析也日趋理性化,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学生,面对国际共运受挫和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缺乏远大的社会理想,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有的政治观念淡漠,随波逐流,不太关心国家大事,认为政治既与己无关,个人也无力去改变;有的认为“业务保险,政治危险”,从而远离政治,闭门读书,有非政治化倾向。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进取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勤于探索,勇于竞争;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向上,趋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索取与奉献的统一;自我认识、自我评价逐渐客观,自省意识、自立意识、成才意识增强。但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且有的缺乏主导价值观的有力引导,往往表现出价值观念模糊、摇摆和不成熟;有的在价值取向上,将自我价值与索取置于社会价值与奉献之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有的一切从自我出发,过于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设计、自我奋斗。 在道德观方面:他们追求精神高尚,品德完美的人生境界,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高效的道德社会;推崇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助人扶弱、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尤其对一些“缺德”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学生,面对社会变革和纷繁复杂的现象,产生了道德的困惑与迷茫,道德观念模糊,辨别是非与善恶的能力差;有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往往并不能转化为自己自觉的道德行为,缺乏道德责任感;有的在道德评价上采用双重标准,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只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帮助,却不愿礼遇和帮助别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和深层次性。目前高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一方面是因如前所述的若干积极因素而形成,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也是部分学生从关注社会转向关心自我发展,降低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冷漠政治,出现非政治化倾向的一种消极反映。今天看来,表面和缓而稳定的校园环境实际并不平衡,学生较少躁动和起伏的思想实际还隐含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正在进行伟大变革的时代里,大学生的思想还将不断经受发展变化的现实的洗礼,还将接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观念的强烈冲击。因此,我们的思想和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无事可做,也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正视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紧迫感,深入下去做艰苦而扎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