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哲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由孔子创建,并经历代学者的阐释得以丰富和发展,成为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庸作为一种协调社会关系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高级哲理,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并运用于国家管理和处理国家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求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统一。虽然由于阶级的局限,中庸在具体的历史运用中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某些消极因素,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排斥它、否定它,而应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它,挖掘其内在的合理因素,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而且对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乏启迪作用。 一、中庸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孔子曾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雍也)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最高道德标准来推崇的。但是这样一种在古代被誉为“至德”,备受推崇的精神,在近世以来却时运不济,人们一再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它,调和折衷、保守落后、乱和稀泥等一顶顶帽子都扣在了中庸的头上,以至于中庸成了不讲原则、明哲保身的同义语。直至这些年,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中庸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分是非”、“乱和稀泥”吗?如果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内在包含的合理因素。中庸既非折衷主义、调和主义,也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与辩证法相通的,是一种包含辩证思想的方法论。其要点是在对立面相互制约的统一中把握行为的“度”,它蕴含着“度”的思想和对立面统一、转化的思想,渗透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 具体地讲,中庸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尚“中”的思想。即推崇中正不偏。中庸是以中为用,即“执其两端,用其中”[2],意思是要把握事物对立的两端,但不是站在任何一端行事,而是权衡以用其中。在孔子看来,“度”之所在即是“中”,如何能做到“执中”、“适度”呢?孔子主张“无过无不及”,超过了度的“过”和未达到度的“不及”同样是错误的。但是所谓的“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即“君子而时中”[2]。孔子自称他与前圣伯夷、叔齐、柳下惠诸人之根本不同在于那些人拘于一隅,而他是“无可无不可”[1](微子),即不拘常规,不法常可,适时变通,以适应时势之变。孔子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在教学中,因材而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先进);弟子问仁问孝,孔子因人而异,回答各不相同。这些都表明孔子讲究“时中”,灵活变通。可见,因时制宜,以行中道的中庸思想与教条主义、墨守成规是大相径庭的。 2.尚“和”的思想。即强调事物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是中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子路)。“和”就是要保持矛盾双方的和谐,使有差别的矛盾双方相互协调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这个“和”实际上就是中庸,它以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存在为前提,强调包容矛盾双方。“同”则是指取消矛盾双方的差异,使之成为单一的、无差别的事物。“和而不同”所包含的具体思想内容就是:只有互相差别甚至矛盾对立的各种因素、各种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推动,保持统一和谐的状态,才能达到完美理想的境界。而要实现此目标,就要注意并把握矛盾双方和谐统一的度即“中”。在处理矛盾时,不是对矛盾的两端进行抑制,而是寻求结合点,采用适当的途径使双方的利益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协调发展。但是这种“和”也不是没有原则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则不能“和”了。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学而)可见,尚“和”与没有原则、不分是非的调和主义是根本不同的。 中庸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现代价值是不可否认的,这已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复证明。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有理、有利、有节”等战略战术原则;在国际关系上,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思想;在国内经济方面,现在采用的“宏观调控”措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实行的“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等都体现了中庸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可以说,中庸一直以来都在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广泛运用着,并且取得了许多好的效果。同时,也应该看到,正是违背了中庸的基本原则,所以革命和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过”与“不及”的错误。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庸作为一种处世原则和方法,对于今天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训诫和调节功能。 二、中庸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正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关注,同时也给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诸多启发。当然,对于这一文化传统,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地因袭照搬,而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对其进行相应的转换,剔除其不适应现代化的观念。而对其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的合理成分,如关于“适度”的思想和崇尚和谐的观念等,应继承和发扬,同时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对其进行新的阐释和改造,然后为我所用。这对于提高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将有所裨益。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要运用中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