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应当遵循的规律。在其所涉规律中,“思想转化”的规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好好把握。我们说的“思想转化”,指的是教育对象自身思想政治观念由一极向另一极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是教育对象思想政治观念上的一次“质变”或曰“飞跃”。“思想转化”有积极转化和消极转化之别。一般说来,凡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转化,属于积极的思想转化;反之,则属于消极的思想转化。毫于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要帮助自己的教育对象实现积极的思想转化。因此,思想转化规律的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转化既需要一定的条件,也需要一定的动力,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关于思想转化的条件 思想转化和其他一切事物的矛盾转化一样,是有条件的。毛泽东曾指出:“一切矛盾都因一定条件向他们的反面转化着。”“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矛盾论》)可见,离开一定的条件,思想转化就无法实现。具体说来,思想转化有以下三项基本条件: 1.教育对象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达到一定程度。教育对象是思想转化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转化才能最终实现。对于教育对象来说,要促进自己的思想转化,必须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有益的教育,努力改造自我,实现观念更新,经历从“内化”到“外化”的完整过程。所以,要实现思想转化,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一条件,对于任何人的思想转化都是适用的。 2.教育者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首先,教育者只有先受教育,才能为人师表。思想教育工作者,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给教育对象以直接的影响。这个影响,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只有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才会给教育对象以积极的思想影响,故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明确主张“师以身为正仪”;汉代学者扬雄也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们所讲的“正仪”、“模范”,都从思想道德角度给教育者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教育者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为人师表,引人向上,激人奋起,使之潜移默化。其次,教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教育方面的业务素质。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业务素质,懂得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效果,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化。 3.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受环境的影响。适宜的环境,对于人们及时转变观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精辟地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就告诉人们:一切观念、概念、意识都是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可见,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时代所遇到的现存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所想象的‘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选》第9页)这里说的“环境也创造人”, 画龙点睛地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是促进人的思想转化的重要条件。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我国古代思想家早有许多朴素的论述。《墨子·当染篇》曾以染丝为喻,说明环境对人的形成具有“染”的功能,认为“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古谚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亦是关于环境塑造人的品格的写照。这都说明,环境能够改造人。以上所说的三个条件,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都对人们的思想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思想转化的动力 推动思想转化的力量有两种,一是物质的力量,二是精神的力量。 1.关于物质的力量。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里所说的“制约”,不仅指精神的存在与发展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也指它的转化要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即要以物质为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还说:“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外,还证明了什么呢?”(《共产党宣言》)这是说精神的“改造”(当然也包括它的转化)要以物质的改造为转移,显然在这里“物质”也是精神(思想、观念、意识)转化的动力。 2.关于精神的力量。把精神的力量看作思想转化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导师也有过许多论述。精神的力量,常常是通过先进理论的作用表现出来的。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强调用“理论”去“说服人”,其中所谓“理论”,就是一种精神力量;所谓“说服人”,就是指帮助人们实现了思想转化。可见,精神可以作为思想转化的动力。马克思还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这里讲的“理论”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变成物质力量”,正是肯定了精神力量的价值。列宁也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也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改造社会”当然也包括对人的思想的改造,毫无疑问,这里也包括把精神力量看作思想转化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