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基本事实。由《共产党宣言》的著名论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揭示的马克思的“个体发展论”(注:李泽厚:《己卯五说》,21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以及由《经济学-哲学手稿》所揭示的马克思的“心理建设论”(注:李泽厚:《己卯五说》,2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就深刻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与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则宣告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已成为一种科学形态(注: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8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但是,人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在中国的兴起,则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情。20年来,人学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前推进和展开,并对文学、经济、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影响。那么,人学的勃兴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何影响?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学得到何种启示和指引呢?我们对此做一粗浅探讨。 一、人学的兴起揭示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 人的现代化,自文艺复兴时起,就成为西方社会的历史潮流。人的自身解放、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造成了欧洲思想史上的一场大革命,扫荡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坦途。然而,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动荡的大变革时代。从鸦片战争爆发之日起,尖锐、紧张、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便贯穿整个历史进程。近现代中国先后经历的几种选进的社会思潮——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改良派、自由主义的变法维新派思想和革命派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它们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属于不同的类型,带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但始终都是围绕着“爱国反帝”这一首要主题而展开。因此,“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主义在近代中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宣传普及,启蒙工作对于一个极为广大的农民小生产者为基础的社会来说,进行得很差。无论是改良派的仗义执言或邹容呐喊的平等博爱,或孙中山的民权主义,都远远没有在中国广大人民的意识形态上生根。相反,民族自尊和爱国义愤压倒了一切。此外从洪秀全到章太炎的种种小生产者的空想和民粹主义,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享有广泛的市场和长久的影响。”(注: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479页,人民出版社,1986。) 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个体发展论,长期在革命所需要的集体主义的掩盖下,完全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相反,“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革命机器的“螺丝钉”,倒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教义。手段成了目的。服从于集体、组织成了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此相遇,并迅即成为知音。封建时代的五伦关系为同志、领导、组织的革命关系所代替,个体的权益和尊严只是一个美妙的梦想。建国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其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奠定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基本格局。但在这同时,却造成了忽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自由民主权利、压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严重弊端。而教条主义、“左”倾思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简单、粗暴地批判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否定和排斥任何个人欲望、个体利益、个性自由,推行阶级斗争扩大化,使一切陈腐的东西几近全部泛起,使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遭受极大 的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的号角真正奏响之时,人的现代化问题作为整个现代化的关键而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一方面是对“文革”惨痛教训的反思,一方面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因而,关于人、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迅速成为思想理论界普遍关注的对象,接着,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格等问题成为人们反复争论和诉说的主题。总之,肩负着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中国人学在近现代百余年的动荡之后,终于作为一门科学理论诞生、发展和壮大了。人学的诞生宣告了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时代任务和主题,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追求在经历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三个阶段后,人的现代化终于登上了历史的前台。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此,人学的兴起揭示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它也昭示人们,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效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包括对人的素质、人格、人才和新人的设计,把人格塑造看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工程、重点工程,促使人们在物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念、道德品格、能力水平、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二、人学的兴起奠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哲学逐渐发现自己的人学本质。于是,哲学向人学作自觉的转向,自觉采取人学形态。因而,哲学的当代形态主要是人学。(注:韩庆祥:《确立人学在哲学和时代中的地位》,《理论前沿》,1997(15)。)也就是说,哲学的本质是人学。这一本质只有在当代才明确显示出来,而其他理论无非是这一本质的不同历史表现形态,同时又意味着这种人学是一种新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是一种在当代占主导地位的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人的现代化,就必须以人学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因为,要真正解决人的现代化问题,就必须“解决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及人格转型问题,就必须进一步从哲学高度上说清人,从理论上说清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说清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合理方式。这实质上就是要说清人的主体性问题。”(注:韩庆祥:《新时期人学研究的清理和总结》,《社会科学战线》,1996(3)。)“因此,把人当主体看,就必须进一步解决人的主体性的正确发挥问题。这是一项比人的现代化更具基础和根本意义的工作。因为人的主体性是相对于人的受动性、消极性而言的,只有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顺利的实现。只有把人当作积极能动的主体,才有可能真正把人当作主体。”(注:韩庆祥:《新时期人学研究的清理和总结》,《社会科学战线》,1996(3)。)从而为重新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见物不见人”、把人当作消极被动的客体的历史经验教训提供了理论武器,并顺应时代发展和实践变革,重新处理解决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把过去那种强化组织和领导、漠视甚至扼杀个人的虚假集体主义颠倒过来,确立“个人不是理论的出发点,却是历史的要求和归宿”(注:李泽厚:《己卯五说》,2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张扬人的个性,捍卫人的权利,发展人的全面的能力,破除封建专制主义所强化的人的依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主体完善提供动因,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此外,人学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正确处理人们思想观念、心理情感上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哲学根据,并在实践中抓住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主体性突出的历史规律,积极主动地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原则,从心理情感上关心人,贴近和解决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的焦虑、孤独、荒谬与无所归依感,努力满足人们对精神升华的理性渴求和人本关怀的情感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