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十四大确定的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在广大党员中组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央在印发这个《纲要》的通知中,同意把它作为全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并供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阅读。可以说,这是党的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 最好的教材和重要辅助材料 《纲要》的性质是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适用的对象主要是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同时也可供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阅读。我们认为,这是中央在印发《纲要》的通知中强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精神。 我们应该明确,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读本或那个辅导材料,而是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时,中央在学习这部著作的决定中说:这部著作的出版,为落实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一战略任务,统一全党思想,教育干部和人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和第二卷增订出版时,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组织部在学习这两部著作的通知中说:它们为我们进一步落实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和贯彻十四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继续引向深入,“提供了又一重要教材”。 这首先是因为,《邓小平文选》是邓小平同志奉献给全党全国人民的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三卷《邓小平文选》凝结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充满着邓小平同志的经验、睿智与理论探索的成果。尤其在第二卷和第三卷《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围绕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解决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家想一想,1993年邓小平同志年近90,但是他在盛夏之日,用四个月时间精心审阅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为了什么?江泽民同志说:“1982年以来这十年,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十年,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不断积累经验的十年,也是经历了国内风波和国际局势巨大变动的十年。新一卷《邓小平文选》,就是这十年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把这些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理论以及根据这一理论形成的基本路线永远坚持下去,是邓小平同志对我们后辈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我们应该努力地从《邓小平文选》中汲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奉献给我们的精神养料。 其次是因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和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两部著作集辑了从1975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领导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主要著作,展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逐步形成的历史全貌,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也就是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基本观点,都反映在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之中。学习和掌握这一科学理论,最权威的教材只能是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著作。 再次是因为,《邓小平文选》不仅集中了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而且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创造精神和革命风格。《邓小平文选》收集的著述,都是邓小平同志各个时期解决各种重大问题和复杂课题的报告、讲话、谈话和文章,读起来别有韵味,有独特的历史感、真实感、亲切感,蕴含在那些朴实的文字中,不仅有深邃的思想,而且有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那种魄力、风格、方法、艺术。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可以学到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学到他的科学态度、创造精神和革命风格,学到他观察、分析、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活的逻辑。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组织编写《纲要》呢?我们认为,《邓小平文选》是按照时间顺序集辑起来的著作。那么,这些著作中究竟提出了哪些问题?思考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贯串于其中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基本观点有哪一些?这些基本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怎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邓小平文选》时认真研究、仔细领会。我们在学习《纲要》时体会到,它担负的就是这样的任务。因此,《纲要》起的是一个“重要辅助材料”的作用。 《纲要》的重要特点 这个《纲要》有6万字左右,100条,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部分阐述了这一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最后落脚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中央认为,这一《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这确实是《纲要》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我们在学习《纲要》时,注意到它从三个方面充分地体现了这一重要特点: 一是阐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主要内容时,各章的正题基本上用的是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或他的基本观点。 二是阐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时,大量用的是邓小平同志的原话。据粗略统计包括打引号的和不打引号的邓小平同志著作中的引文,占全部文字的40%以上。这样做,确实能够体现邓小平同志的思想、邓小平同志的风格。有许多话,因为直接引用了邓小平同志自己的话,使《纲要》的行文非常有特色。比如邓小平同志生动地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又比如邓小平同志尖锐地说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这样的话,不引用邓小平同志的原话,一般文章是写不出来的。又比如邓小平同志深刻地作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等精辟论断,在《纲要》中言简意赅地表达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这种生动性、尖锐性、深刻性,使《纲要》的特点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