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关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随着西学的输入早就开始了。比较哲学、比较伦理学、比较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规模。这些比较学科的发展,无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着推动和借鉴意义。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比较研究,对于世界各国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方法,常用的有比较法、调查法、文献法等。 关键词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研究 当代比较学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目前尚无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以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为主要方法,研究与揭示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 一 我国的比较学领域,如比较教育学、比较哲学、比较文化学等,近几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其思想理论体系也在逐步形成中。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课题的研究是很少见的,但作为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却早就开始了。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必要对我国的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翻开中国文化史,关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尽管是在自觉或不自觉、自动或被动的条件下进行的,但随着西学的输入早就开始了。 一般意义上说,中西文化的最初接触,固然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却应当从16世纪80年代开始。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标志着第一阶段的开始。紧接着意大利的龙华民、艾儒略;德国的汤若望;比利时的南怀仁等传教士陆续而至。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并不是以宗教叩开中国大门的,而是以科学知识作引线,介绍过来的主要是天文学、数学等自然学科。在这次从16世纪末叶开始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围绕着历法改革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比较、论争。简言之,是吸引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亦或固守中国传统。1723年(雍正元年),清朝政府实行禁教闭关,已经进行了百余年的中西文化比较也就此中断。 在中西文化中断一百年后,1840年西方强国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回避和退缩都无补于事,中国人必须睁开双眼看待世界已经成为不可逃避的民族课题。一部分有识之士,如魏源、林则徐、王韬、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提出了一系列学习西方的主张,从而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比较。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要代表作有: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姚莹的《康輶纪行》、夏燮的《中西纪事》、王韬的《漫游随录》、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张之洞的《劝学篇》、梁启超的《中国积弱溯源论》等。另外,还有与外国人合作译著的西方科技著作。梁启超在《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戊戌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人格的觉悟。”梁启超的这段文字大致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认知的轨迹。 五四前后,是东西文化比较的第三阶段,亦是中西文化比较的高潮期。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在比较了中国、西方和印度的文明后,对未来的文明作了展望。认为现代西方文明的霸主地位,将来会由中国文明取代,进而由印度文明取代中国文明。代表作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等;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则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①,因而主张全盘西化。代表作为《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东西文化之比较》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则认为东西文化的差异完全是时代的差异,因而中西文化的冲突被完全视为新旧文化的冲突,主张用新文化代替旧文化,主要代表作李大钊的《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陈独秀的《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等。三十年代出现了以王新命为代表的“中国本位文化派”,主张在中国建设“本位文化”,代表作为《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等。到了四十年代,以冯友兰为代表的“新理学”和以贺麟为代表的“新心学”,则主张以中国文化的价值为基本取向,融合西方文化,表现了东西文化比较的新视野。其代表作有冯友兰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知言》以及贺麟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等。 当代比较学领域的分科愈来愈细,但是,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专题进行比较仍是很少见的。而作为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比较教育学、比较哲学、比较伦理学、比较政治学等学科的比较研究,已有相当的规模。如在比较教育学方面,早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作为教育的独立分支——比较教育学就已经出现,如庄泽宣的《各国教育比较论》、常导之的《各国教育制度》、罗廷光的《最近欧美教育综鉴》、钟鲁斋的《比较教育》等。这四部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分析深刻,是三十年代比较教育学的代表作。近几年出现和翻译的比较学著作则更多,如王承绪等主编的《比较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比较系统的比较教育著作。同时,这一时期以比较教育内容的学术性刊物,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合编的《外国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编的《外国教育资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外国教育研究》等。在上述刊物上亦发表了不少比较教育的论文,从不同程度上对比较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内容、方法、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又如比较哲学,这一时期也有长足的发展。已由哲学观点、哲学体系的比较深入到历史根源的比较,深入到思维方法的比较,深入到比较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研究上,使它越来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上述比较学科的发展,无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有着推动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