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中国带入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人生目的也在急剧地发生变化。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新观念,诸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等。这些无疑有利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容易诱发个人私欲,导致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和忧虑。如果任其蔓延发展,必将威胁到社会的稳定,甚至吞噬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只要经济起飞了,道德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甚至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社会发展总是要以道德的牺牲为代价。为此,邓小平同志曾经很尖锐地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8页)他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二大上,我党更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整个社会道德混乱和道德滑坡的严重性。为了保证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确立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适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体系,用社会主义道德来抵制和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此,首先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加强理想和道德教育,使其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其次,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再次,要加强法制及纪律教育,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除了上述几点,笔者认为,还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加强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根据新的时代要求,给这些传统美德赋予新的内涵,有些还要用现代文明要求和社会主义原则加以改造、充实和发展,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走向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成了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德目。 那么,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怎样使它们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相结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传统美德,是指传统的道德规范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以一贯制的,在现代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的那些德目,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内核或合理内核。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精魂。传统美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关键,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 笔者认为,中华民族有十大传统美德在今天应继承和发扬。 一、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德的核心内容是“爱人”,“仁者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乐于帮助别人。所以,中华民族有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传统。“仁”德的根本表现是“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孝悌之德的扩展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忠”就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忠恕之德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中华民族浓烈的家族亲情和人情味,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爱人、孝悌及忠恕这些仁德的基本内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不过要赋予其时代的内涵。比如我们应提倡对社会要奉献爱心,发扬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家庭要尽自己的义务,赡养父母、侍奉老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同志朋友要以诚相待,替别人着想,关心别人的疾苦,乐于助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显示其优越性。正象一首歌中所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崇高礼仪 “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种“礼仪文化。”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美德,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和谐,“和”也历来被看作是极高的道德境界。“和”指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人和”更被提到了决定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中国历史上,向来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维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同心同德,协力合作,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业准则。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作用。当然,贵和就需息争,息争才能护和,因此,“以和为贵”的观念在历史上也起到了对竞争观念和行为的抑制作用。这种消极作用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