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页。 )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和第三卷内容看,其中直接或间接涉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就有五十多篇。在这些篇章里,邓小平同志系统地论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理论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务实科学的创新精神,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我们世纪之交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指南。 一、服务大局的原则 在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后不久,1980年1月16日, 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题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著名讲话,他高瞻远瞩地向全党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0页。 )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大局服务,他特别强调指出:“政治工作是要做的,而且是要好好地做。但是,做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5页。) 思想政治工作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呢?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我们忽视、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化,就会使我们的注意力仅仅局限于对生产力发展、物质利益增长的追求上,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理想和目标,甚至会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对此,邓小平同志十分清醒地断言:“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页。 )因此“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8页。)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大力加强,“这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页。)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1页。)“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 ”(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6页。)1989年的政治风波过后, 邓小平在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时深刻地指出:“动乱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多年来,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事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5页。 )“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页。)他从反面的教训中, 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创造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生产力最基本要素的人,其道德品质、精神面貌、思想觉悟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一个具有主人翁责任感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人,才能为革命努力掌握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创业,发奋工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90页。)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教育, 使人民认识到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从而为之奋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二、义利结合的原则 邓小平认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页。)他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7页。)“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 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5—106页。) 在强调“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物质利益结合。他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 )他反复强调:“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因此, 他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体现义利结合的原则。 怎样才能体现这一原则呢?针对当时的形势,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完善奖惩制度。他提出:“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鼓励,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这是必要的。但物质鼓励也不能缺少,在这方面,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各种措施都要恢复,奖金制度也要恢复。”(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2页。)“要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 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1页。)“合格的人员,合格的工人, 应当享受比较高的待遇,真正做到按劳分配。”(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0页。)他指出:“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6页。)邓小平同志讲的这“一些具体问题”,包括了教师的工资、职称、住房、科研经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