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技术与经济存在密切的关系。一切成本的发生都与技术的应用有关,企业成本管理不能割裂技术与经济的内在关系。然而,我国目前企业成本管理只注重成本发生的过程管理,忽视了技术对成本发生的重要影响,因而,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试图以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为依托,以价值工程为桥梁,以质量成本管理为连接点,对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体系展开讨论。 一、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建立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 在当代科技社会,“技术”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我们对之十分熟悉。但是,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却存在分歧。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我们认为应该把技术“理解为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有机结合体”(注:吴水澎主编:《经济效益会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从而将技术定义为:“技术是指人类借以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手段或媒介,它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技能,是由它们三者组成的一个有机结合体”(注:吴水澎主编:《经济效益会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这些也是生产力的要素,因此,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高级的、先进的技术无疑是实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个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无条件的,它也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技术应用本身就存在经济问题。这里的“经济”指的就是“经济效益”。技术与经济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技术与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要从事生产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应用一定的技术,而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必须耗费和占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经济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经济。孤立的技术和孤立的经济都是不存在的。技术与经济始终是一个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第二,技术与经济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的关系。在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中,技术是手段,经济是目的。也就是说,技术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发展经济才是我们的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发展经济的需要推动技术的进步,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是由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引起的。同时,经济的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经济后盾。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促进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企业的角度看,任何一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须首先考虑其经济问题即技术的经济性。在通常情况下,先进的技术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能够耗费和占用越来越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绝大多数先进技术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这方面看,技术与经济又是统一的,技术的先进性与技术的经济性是一致的。这就是技术与经济的统一性。 第三,在某些情况下,技术与经济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在实践上,有些技术相当先进如太阳能发电,但是,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成本太高,经济效益不好,从而不能广泛地推广和应用,而有些技术并不怎么先进如半机械化,然而,由于它实用、可行,经济效益却很好,从而被广泛推广和应用。还有些技术本身很先进,耗费和占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较少,但是,由于不适合企业实际而不能采用。可见,技术与经济有时也存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使得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受到条件的限制。条件不同,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也不同。 由此可见,技术与经济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认识这种关系,对于我们研究技术与经济存在的规律,建立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技术与经济有机组合,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是建立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 二、质量成本管理: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体系的连接点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产品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上。(注:参阅Michael 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g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 )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代表着产品质量,从而代表着产品的差异化优势,而经济体现了成本高低,从而代表着成本优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不仅取决于产品质量即技术素质,而且取决于成本(从而转化为价格)即经济素质。产品的素质实际上是技术素质和经济素质的综合,从而也就是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好的技术素质可能导致产品差异化,但是,也可能导致较高的成本,从而经济素质较差;较好的经济素质可能导致较低的成本,但是,技术含量不高,从而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差。这就是前述的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在产品素质上的体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却割裂了技术与经济的内在关系,只注重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而没有注意到技术(从而质量)对成本的影响。企业的技术部门也只是从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惜代价加大产品的“保险”系数,认为质量越高越好,只要做到质量有保证,技术工作也就尽职了。殊不知,这正是生产过程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源。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产品质量是否越高越好?”可能大多数人会不加思考地作出肯定的回答。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质量存在多种含义,但是,在这里我们特指产品质量。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Juran)的观点, 产品质量就是产品对用户的适用性。“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适合用户目的的程度,称为适用性。”(注:J.M.朱兰主编:《质量控制手册》上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年版,第6、40页。)“对用户来说,质量就是适用性, 用户对质量的评价,是以到手的产品是否适用,并且它的适用性是否持久为其基础的。”(注:J.M.朱兰主编:《质量控制手册》上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年版,第6、40页。 )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和符合性质量这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前者体现了技术导向,后者体现了用户(市场)导向。设计必须体现适用性的要求,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设计要求(技术导向)与用户需求(市场导向)之间的差异就是“市场质量”(Market quality)。(注:MichiharuSakurai:Integrated COST management,Productivity Press.1996,P134.)如果产品设计质量过高,不切合实际,对用户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益处,造成功能过剩,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设计质量脱离用户需求,成本必然上升。用户只对其需要部分付钱。质量意味着成本,产品质量越高成本也越高。产品质量的高低要以用户的需要为基础,并非质量越高越好。那种追求质量“至善”的观点显然缺乏经济观念。“以往的质量管理几乎都是技术性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经济性很少研究。”(注:朱谱瑞,万东亮:《质量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第14~15页。)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尤其是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企业要充分重视体现在产品上的技术与经济辩证关系,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在成本管理上实现质量与成本的统一,从而达到成本管理上的技术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