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断裂带的脉络梳理、整合分析与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
窦军生,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家族企业与创业管理,电子邮箱:jsdou@zju.edu.cn;孙漫悦,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是家族企业团队断裂带,电子邮箱:manyues@zju.edu.cn;吴赛赛(通讯作者),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是家族企业长期导向与创新,电子邮箱:wssjlu@163.com;贾生华,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公司治理,电子邮箱:jsh@zju.edu.cn(杭州 310058)。

原文出处:
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团队的良好运作是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近10年来,关于团队的研究正由关注个体转向关注整体发展,团队断裂带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和新趋势。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和归类分析,对团队断裂带研究的缘起与演变过程做出重新梳理,将两类不同断裂带的内涵边界做出明确区隔,并通过对比断裂带与多样性和异质性等紧密相关概念的异同,提出断裂带研究的新维度。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分类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两个不同视角下的团队断裂带研究焦点及其解释逻辑进行了整理和对比分析,并着重从社会分类和信息加工视角归纳了断裂带对团队和组织两个不同层次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分别从断裂带的构成维度、测量方法、分析视角和研究情境四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3 年 07 期

字号:

      团队合作日渐成为企业内部运行的重要方式。不管是固定团队还是临时团队,只有当团队成员形成共同承诺并能协同行动时,才能确保得到期望的高绩效。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内部员工队伍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意味着各类团队中成员的差异也将不断扩大,进而给团队中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带来更大挑战(Ndofor等,2015)[1],不可避免地提高团队的决策和运行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队新的运作模式在近些年开始受到组织与管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对团队内部差异特征组合的描述和刻画中,断裂带是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van Knippenberg等,2004)[2]。

      团队断裂带(team faultlines)的概念最早由Lau和Murnighan(1998)[3]提出,被认为是团队结构动力学研究的起点。根据Thatcher等(2003)[4]的阐释,团队成员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团队运行中会不断地相互组合,具有共性特征的人会在特定维度或方面聚在一起,进而在团队中形成不同的子团队或小团伙,断裂带由此产生。子团队之间仿佛隔着一道由于地震形成的断裂带,使得不同子团队在交流沟通、团队合作时产生阻碍。“小团伙”直观上会给人一种负面的感受,因为这通常意味着“抱团”“排外”,长期的封闭交流导致内部信息严重同质化,对组织发展极其不利。实际上,团队断裂带的存在也会带来积极效应:一方面,子团队内部凝聚力强,会催生强烈的利他主义倾向(Minichilli等,2010)[5],在团队遇到困难时,这种利他主义倾向会给团队带来不计代价克服困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是基于共性聚合在一起,会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团队意见的差异程度,有利于团队更高效地获取异质性信息(Cooper等,2014)[6]。正是前述正反两方面效应的同时存在,让这种在团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成为组织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其实,团队成员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矛盾一直是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但由于以往关于团队异质性、多样性的研究多是基于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进行探索(Williams和O' Reilly,1998(7);Carpenter,2002[8];Kirkman等,2004[9]),即使讨论了大量不同的情境,也始终未能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多样性和一致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为此,有学者指出,对团队成员单个的、孤立的影响的考察已经难以满足团队研究的需求(谢小云和张倩,2011)[10],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需要关注团队成员差异特征形成的组合影响。这恰恰是团队断裂带关注的焦点。与以往对组织成员多样性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相比,团队断裂带研究具有两个突出优点:一是团队断裂带弥补了以往只关注个体差异的缺陷,如异质性就只是关注团队中个体的差异;二是团队断裂带会关注不同属性之间的交互作用(陈慧等,2019)(11),以整体视角关注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而非各个作用单独的影响。由于交互作用的影响通常大于各属性的独立作用,因而团队断裂带有助于解释团队运作中更为复杂的合作问题。可见,对团队断裂带的深入研究,或许能为日益多元化的团队在同时保持多样性和一致性这一两难问题上提供可能的解决思路。

      在过去的20多年间,学术界对团队断裂带的研究逐渐深化,已形成以社会分类视角和信息加工视角为主要切入点的两类研究传统。在测量方法上,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也不断完善。从Thatcher等(2003)[4]提出断裂带强度以来,经过不断变革迭代,目前已形成八种不同的断裂带测量方法。在理论视角和测量方法发展的共同推动下,学者们对断裂带影响团队和组织绩效的内在机制也有了愈来愈深刻的认识,并对其发挥不同作用的边界条件也有了更加细微和清晰的理解。尽管如此,近十年快速演进的管理实践仍旧对团队断裂带的研究成果积累成效发起挑战,越来越多的实践问题无法在理论研究中找到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团队断裂带的研究学者来自许多不同领域,大量不同研究视角的引入也使得团队断裂带的研究显得错综复杂而缺乏清晰的主线(Ou等,2017[12];Richard等,2019[13];Cooper等,2021[14])。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团队断裂带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重新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识别该领域的关键成果,厘清研究脉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本文进一步厘清了团队断裂带的概念起源、分类以及产生的影响,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一,顺应管理新实践,适时拓展断裂带构成维度;第二,完善断裂带测量指标,对不同指标赋以权重,并鼓励使用新兴技术来获取多种不同层次和来源的数据;第三,以动态视角分析断裂带的涌现和演变过程;第四,加强对文化因素、组织特征、个体作用和特殊类型团队的关注。本文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以往团队断裂带的研究进行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与整合,甄别出了以往研究结论出现差异的深层原因,使得研究脉络更为清晰;二是对断裂带同相关概念异同的结构化分析以及对相应理论视角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界对团队断裂带的研究边界及主导解释逻辑形成更加清晰一致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推动核心知识的积累;三是基于新的管理场景和实践提出新的具有理论贡献潜力的研究方向。从管理实践角度看,本文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在领导力开发、子团队亚文化管理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文献筛选与梳理

      本文将搜索年份限定在1998—2021年的区间内①。在外文文献搜索中,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为搜索数据库,以“faultline*” “subgroup*”“factional group” “fracture zone”以及“faultline”为检索词进行搜索,同时将搜索期刊限制在FT50②目录中。在中文文献的搜索中,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搜索数据库,选用高级搜索功能,搜索的关键词组合为“断裂”或“断裂带”;“断层”或“断层线”;“子群”或“子团队”。选用的中文期刊为国内经济管理学相关的CSSCI期刊。在阅读已搜索到的文献过程中,本文剔除了以地质变化、教育学、代理冲突为主题的文献,将文献聚焦在组织领域中的团队。最终共搜索到75篇英文文献和52篇中文文献,共计127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