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战略导向,包括“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为了践行“十四五”规划和实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我国在促进要素有序流动上正在进行积极实践,不断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改革。要素流动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宋等,2011)。许多学者在宏观层面探讨了要素流动与产业升级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一方面,不同部门在生产活动分工基础上实现要素流动,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阿米蒂、魏,2009),进而通过资源要素投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苏杭,2017),促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黄先海等,2017)。另一方面,降低要素迁移成本和减小要素流动壁垒可以促进企业资本的有序流动,有利于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马光荣等,2020),对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冲等,2020)。 作为实现企业间要素有序流动的方式之一,战略联盟合作是促成企业双方资源要素互补的重要手段,也是产业组织演进过程中的组织互动关系的范式(哈里根,1985)。在沃纳菲尔特的(1984)资源基础理论框架下(Resource-Based Theory),学者们认为战略联盟的本质是企业资源的整合(达斯、滕,2000),联盟企业以各方要素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为基础,促使资源跨过各自企业边界,进而形成更有价值的资源组合(帕克等,2002;罗宾逊,2008)。由于研发水平、专利技术、品牌声誉、市场渠道等高级要素通常对应较高的边际成本,当企业的比较优势仅体现于其他方面时,向外部寻求支持则成了企业的最优选择。艾森哈特和肖恩霍温(1996)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合作的首要动机在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并且以企业战略联盟为主要合作模式,以企业间资源要素流动为合作实质。同时,详细的正式契约是约束合作伙伴行为的前提(戴尔,1997),而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具有与合作内容对应的明确约定和约束效力(帕凯,1993);协议的契约式设计与股权式合作形式为联盟企业的资源要素提供了稳定的交换渠道,也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文本数据。可见,已有文献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参与战略联盟的动因和形式,并在理论层面分析了资源集聚与要素流动的战略联盟合作实质。 本文基于沃纳菲尔特(1984)正式提出的资源基础理论,试图弥补现有研究的两方面不足:第一,大多数文献分析了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实现资源要素互补的动机,但较少对这种产业组织范式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理展开深入研究。第二,已有文献充分探讨了战略联盟促进企业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积极作用,但仍以理论分析和问卷调研为主要研究范式,较少有研究利用大样本实证检验的方法为此提供经验证据。为此,本文依据达斯和滕(2000)将资源基础理论应用于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思路,将战略联盟合作视为企业间要素有序流动的标志,探究战略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本文根据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关于战略合作的公告,对战略合作协议具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将中国企业战略联盟引入大样本实证研究,针对战略联盟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参与战略联盟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股权式合作模式、双边契约形式以及预设的合作金额与联盟企业间的要素流动紧密相关,进一步增大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上看,企业参与战略联盟后提高了研发强度与创新产出,降低了经营成本与交易费用,从而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战略合作伙伴实力越强,战略联盟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越大;在商业合作文化区域以及非国有企业中,参与战略联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背景,本文提出有助于改善企业战略联盟合作绩效和推动战略联盟发展的启示。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本文从要素流动的视角探索了企业合作的经济后果。我国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的目标。本文秉承达斯和滕(2000)强调资源基础理论应用于战略联盟研究的精神,将战略联盟合作视为企业间资源要素流动的标志,在微观层面探索了战略联盟推动企业间要素流动而带来的影响。由此,本文为理解战略联盟合作畅通要素流动的经济意义提供了实践证据参考。 第二,本文丰富了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从治理、创新等角度探索企业参与战略联盟的后果,并且战略联盟领域的研究聚焦于理论层面,目前尚无文献探究战略联盟能否提升中国企业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文依据上市公司战略联盟相关文本数据刻画中国企业战略合作的动态事实,考察战略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拓展了关于战略联盟对中国企业影响后果的研究,为后续有关企业合作的研究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