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异质性及其识别方式理论诠释与扎根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晓丹(1978-),女,辽宁本溪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和创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E-mail:guoxiaodan@dufe.edu.cn(辽宁 大连 116025)。

原文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对创业机会异质性及其识别方式进行了新的理论诠释,并应用扎根分析构建了机会异质性与搜寻方式的理论框架。首先,本文基于知识管理将创业机会异化为编码型和默会型,基于知识搜寻将机会识别方式异化为系统搜寻和偶然发现,并对其作出了新的理论诠释。其次,应用扎根理论研究的方法,同时辅以较大样本的调研数据作为补充,构建了机会异质性中联系各范畴的关系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在机会异质性的分类中,代表编码型机会和默会型机会差别的显隐性是最显著的区分标准;在机会异质性与其识别方式的动态匹配关系中,编码型机会常常靠“系统搜寻”识别,默会型机会常常靠“偶然发现”识别;同时还发现编码型机会并未如之前所估计的比默会型机会更普遍。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1 年 07 期

字号:

      一、引言

      创业研究一直致力于解释“为什么有的人能创业并取得成功,而其他人不能?”[1],学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集中于影响创业过程的关键要素及其作用机制。然而,“大部分的创业研究注重机会的发现、开发和绩效,而不是机会的本质与来源”[2],正是由于忽视了对创业机会本身的深入探讨,使得以创业者为中心的方法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创业现象[3]。事实上,机会的部分主观性特点以及与社会结构相联系的本质是影响其识别、开发的关键因素,把握创业机会的特征结构与内在差异将有助于理解创业现象[4],这也是创业研究框架之中十分重要的议题[5]。

      回顾之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已经有研究者开始探索机会的内部异质性,将创业机会依据来源、开发情况、创新程度及性质本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并初步讨论了差异化的机会类型与机会识别过程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虽然仍具有较强的探索性,但意味着研究者们已经开始从机会发现过程的一般性分析转变到挖掘机会类型与发现过程的匹配关系,探索和解释为什么不同类型的机会导致以及如何引发不同类型的发现过程。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议题,应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将创业机会依据其性质区分为“编码型”机会和“默会型”机会,进而将系统搜寻和偶然发现与之动态匹配,讨论创业机会的内在性质差异及其对机会识别的不同影响。

      二、创业机会内部异质性及其识别方式的回顾与探索

      (一)创业机会内部异质性的理论回顾

      近年来随着创业研究“机会观”的发展,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创业机会之间的特性差异,他们的基本观点认为创业机会产生于经济系统中供求组合关系的变化,那么产生于不同变化源的创业机会在属性上会存在差异,可以从来源、开发、创新程度和性质本身几个方面来说明创业机会的分类。

      从创业机会的产生来源来看,Eckhardt和Shane[6]将机会产生分为三类:其一,变化的维度产生了机会。其二,机会资源本身所产生的机会。其三,通过变化的制造者产生的创业机会。

      从创业机会的开发情况来看,Ardichvili[7]根据Getzels有关创造力的观点,按照价值诉求(value sought)和价值创造能力(value creation capability)两个维度将机会划分为梦想、问题解决、技术传递和商业形式四个类型(见图1所示)。这个四分图描述了从问题与解决方法都未知(左上),到其中一个(但不是全部)已知(右上,左下),到问题和解决方法都已知(右下)这样一个开发的过程。Ardichvili认为,比起右下角的创业机会,右上角的机会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从创业机会的创新程度来看,研究者发现只有少数创业者可以被称为创新者,而大多数创业者实际上是模仿者或追随者,Holcombe[8]进一步将创业机会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创新活动产生的创新型机会;另一类是从市场的不对称中产生的非创新型机会。更进一步地,Sarasvathy等[9]认为创业机会本质上是供求关系的不同组合,并依据供求关系的明确程度将创业机会划分为识别型(recognition,供求关系明确的)、发掘型(discovery,供求关系有一方不明确的)和创造型(creation,供求均不明确的)三种类型。

      

      图1 按照创业机会的开发情况所区分的机会类型

      (二)知识观视角下创业机会类型的重新诠释

      Smith[5]借鉴知识管理领域对编码型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默会型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区分,①认为创业机会也可分为编码型机会(codified opportunity)和默会型机会(tacit opportunity)两类。前者是指能明确记录、阐释或沟通的新手段—目的关系,后者是难以编码、阐释或沟通的新手段—目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默会型知识和编码型知识的差别开始,研究默会型机会和编码型机会的不同性质特征。默会型知识和编码型知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可转移性、可获得性、可聚合性和可借用性等方面。其一,两种知识的可转移性即其知识传递机制不同。编码知识属于Popper[11]所说的“第三世界”的知识,可抽象化并存于客观世界,无需知识主体的参与即可理解和共享,易于交流和转移,并且转移速度较快。而隐性知识难于整理和表达,它属于Popper所说的“第二世界”的知识,在缺少知识主体时它难以交流、理解和应用。由于隐性知识具有行动导向和个体化的特征,因此只有建立高度的信任以及紧密的互动才可能达到共享目的,且发生转移的速度较慢。其二,两种知识的可获得性即其获取和积累的方式不同。编码知识可通过逻辑推理产生并通过正规学习而获取。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在相关背景中的实践摸索即通过“干中学”来获得,因而体验的多样性和个体对背景的介入是决定隐性知识产生和积累的关键。其三,两种知识的可聚合性即其集成潜力及可借用性即其借用方式也不同。编码知识可集成在单一的地方,以客观的形式存储,无需知识主体的参与即可为他人所借用。而隐性知识是依附于主体和背景性的,因而是分散的且不易于集成,其借用及集成均需要知识主体的主动介入和紧密合作。基于默会型知识和编码型知识的区别和对实践中创业机会的理解,我们可以列出如表1所示的编码型机会和默会型机会的区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