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适应研究述评:概念、前因与过程

作者简介:
孙新波(1971- ),山东招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与管理、数据赋能和管理哲学,E-mail:xbsun@mail.neu.edu.cn;秦佳慧(1996- )(通讯作者),山西长治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激励,E-mail:m13780357760@163.com;张庆强(1996- ),山东泰安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协同激励,E-mail:z1521553@163.com;钱雨(1994- ),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商业模式创新,E-mail:neuqiangu@163.com

原文出处:
南大商学评论

内容提要:

VUCA时代,企业何以实现商业模式适应,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商业模式适应的内涵;其次,从RCOV模型(Resources-Competences-Organization-Value Proposition)的资源与能力、组织系统和价值主张三个核心维度出发,归纳了商业模式适应的驱动因素;最后,与三个维度相对应,从动态能力、复杂适应系统和价值共创三个理论视角出发诠释了商业模式适应的过程机制,进而构建出一个整合的商业模式适应路径框架,以期为企业商业模式适应实践提供指导,也为商业模式适应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11 期

字号:

      论文接收日期:2020年10月21日

      JEL分类:F272

      进入VUCA时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持续蔓延,导致全球大批知名企业宣告破产或倒闭,其中包括中国华晨集团、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和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等。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也有一些企业在疫情大考中通过商业模式变革成功逆袭,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凭借限时免费和极致产品策略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用To C思维占领To B市场;拼多多采用C2M拼工厂模式,通过行为算法实现“货找人”等。由此可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适时进行商业模式变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商业模式变革是指企业逐渐深化对自身商业逻辑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Morris et al.,2005)。国内外现有商业模式变革领域的研究多从商业模式创新或商业模式演进两个方面展开,而商业模式变革既可能是对现有商业模式的主动激进式颠覆(重构型变革),或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对现有商业模式的被动微调(完善型变革),还可能是企业主动渐进地调整现有商业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改变型变革)(原磊,2007),即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演进并不能解释商业模式变革的所有情况,不同的商业模式变革类型在变革情境、变革主动性和预期变革结果等方面存在差异。此外,伴随着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挖掘产品和服务之外的利润,更加主动地设计和选择商业模式(Dyer et al.,2018);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组织的信息达到类似DNA结构所需的及时、连续和完整的特征,组织的运行越来越类似于生命体的运行,组织与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也由相对割裂演变为开放合作(肖静华,2020),这意味着企业出于自身商业模式的延续性和与其他主体共赢的考虑,将更倾向于做出变革风险、变革成本适中的选择(Saebi,2014)。即具有主动、连续和增量特征的改变型变革——商业模式适应,在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多数企业的普遍选择。

      虽然在实践中商业模式适应早已存在,但在学术界围绕这一领域展开的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这一概念于2014年由Saebi正式提出以来,仍未形成一个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义;另一方面,与商业模式适应相关的研究存在将其与上位概念(商业模式变革)或同位概念(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演进)混淆使用的问题。Saebi(2014)将商业模式适应定义为企业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做出有目的的调整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Dopfer等(2017)进一步提出,商业模式适应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改进,并逐步细化以创建内部一致性的过程。然而,究竟是哪些因素驱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适应、商业模式适应的过程如何依然不够清晰。基于此,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商业模式适应的相关研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综述:何谓商业模式适应?商业模式适应受哪些因素驱动?商业模式适应的过程机制为何?

      本文的贡献和价值在于:商业模式适应将商业模式变革视为一个受限生成过程(陈禹,2001),反映在一定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商业模式“活”的、具有生长和发展前途的进化过程,对企业实践有更强的解释力;以RCOV模型为研究框架,整合了商业模式适应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视角,比较清晰、连贯和系统地研究了商业模式适应的内涵、驱动因素和过程三个基本方面,是对商业模式变革研究的关键补充;从资源和能力、组织系统和价值主张三个维度归纳商业模式适应的驱动因素和过程路径,勾勒了商业模式适应的不同路径轨迹和系统图景,对企业培育不同驱动因素以权变设计适应路径具有指导意义。

      1 商业模式适应的内涵

      1.1 商业模式适应的起源与内涵

      商业模式发展的历史记载了商业模式适应发展的轨迹。商业模式概念最早由Bellman在1957年提出,其本质是管理层关于顾客想要什么以及企业如何组织起来以创造、交付和获取价值的假设(Doz and Kosonen,2010;Teece,2010)。2011年之前,学者们大多从静态视角出发对商业模式进行概念化、特征化,探究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以此来解释商业模式与绩效间的关系(Amit and Zott,2001;Baden-Fuller and Morgan,2010);之后,随着外部环境动荡加剧、技术升级和组织复杂性的增加,学者们开始转向动态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及作用机制、商业模式演进中各构成要素如何交互进而产生动态能力等(Demil and Lecocq,2011;吴晓波、赵子溢,2017)。由于动态视角强调商业模式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互动,因此反映出商业模式天然隐含适应属性。

      “适应”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的是个体或系统通过改善遗传或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并保留相应的适应特征(Futuyama,1979)。目前,学者们对商业模式适应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些学者从过程视角出发,认为企业在感知到当下商业模式与外部环境不适配时,有目的地调整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自身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为商业模式适应(Saebi,2014;Dopfer et al.,2017);另一些学者从结果视角出发,认为企业不断调整运营能力和资源,以达到一种相对稳定,与组织内部相一致、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状态,这种状态为商业模式适应(Mezger,2014)。与组织内部相一致主要是指商业模式与组织的价值主张、目标市场、竞争定位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等相适应,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主要是指商业模式的变革需考虑与客户、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所在价值网络中其他相关者的利益(Morris et al.,20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