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背景客户关系能否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

作者简介:
窦超(1990- ),男,湖南郴州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师(北京 100081);王乔菀(1987- )(通讯作者),女,辽宁沈阳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晓(1963- ),男,湖北黄陂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财经研究

内容提要: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国民营经济的一大顽疾,政府如何帮助民营企业纾困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从风险传递的视角,揭示了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通过降低供应链违约风险而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市场竞争激烈、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域信用环境差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更强。文章的研究解释了一些地区的民营企业为何竞争政府采购合同,并揭示了在困难时期政府采购订单可以起到稳定地方融资环境与经济的作用。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20)11-0049-16

       DOI:10.16538/j.cnki.jfe.20200715.101

       一、引言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原本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祸从天降,以西贝、海底捞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遭遇了现金流断裂危机,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中央各部委紧急发布一系列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从信贷、发债和财政补助等方面给予了民营企业大量支持。可见,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在帮扶企业发展方面,政府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非常时期。同时,我国民营经济的融资安全依然脆弱,缺乏有效的市场化融资渠道,减弱了民营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事实上,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一直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罗党论和甄丽明,2008),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金融去杠杆力度增强。这些因素叠加对民营企业融资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倒闭潮、跑路潮”频现,并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恒大研究院首席经济师任泽平的《2019年民营企业经济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2.8%。特别是2016年第四季度金融去杠杆以来,融资形势总体收紧,民营企业信用利差最高上升2.2个百分点,融资难的问题还在加剧。企业融资通常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正规金融渠道,但是由于可抵押资产较少、运营不规范以及稳定性较差等原因,民营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融资支持的难度较大,缺少有效政府扶持的民营企业往往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为了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困境,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就是要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因此,政府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境,成为现阶段我国政府施政与市场发展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议题。

       长期以来,国有部门对经济的影响一直被诟病。近些年,“国进民退”等现象成为焦点,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起作用的争议。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辉煌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崛起,毫无疑问表明国有部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关于政府扶持政策的现有文献大多以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传统手段为主,发现这些政府干预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了企业寻租行为(许罡等,2012)与僵尸企业问题(金祥荣等,2019)。Connell(2009)认为,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民营企业产品,能够起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而且与政府直接补助相比,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扶持能否通过供应链而影响企业经营,应成为研究政府干预的新视角。统计数据表明,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以政府订单为代表的国有部门采购在规模、范围和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的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至2018年的35861.4亿元,分别占GDP和全国财政支出的4%和10.5%。这说明政府采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欧美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占GDP的比重都在10%以上,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4%左右,说明政府采购在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助推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关注以政府和国有企业为代表的政府背景大客户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政府干预对资本市场与企业经营的影响。对民营企业来说,政府与国有企业属于优质的大客户,购买力强,需求稳定,且信用高,坏账风险低,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在为企业带来稳定现金流的同时,还能帮助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中央政府与央企的采购部门对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一律不再收取投标和中标履约保证金,并加大预付款比例,减少供应商的资金占用;北京市财政局进一步提高了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的金额和比例,并在履约保证金、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了适当支持。本文将从供应链上下游风险传递的视角,检验政府背景大客户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机制。

       本文分析了2007-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信息,发现政府背景大客户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这一关系在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经济贫困地区、社会信用水平较低地区以及经济不确定程度较高时期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改善市场认知,进而缓解其融资约束。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政府背景客户对企业的影响,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先,不同于客户集中度与政治关联的研究思路,从客户性质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政府客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将宏观政策影响与微观市场反应有效结合,为政府采购政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验证了政府背景大客户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作用,为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其次,本文关注了政府背景大客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从企业风险、社会信任和经济不确定性等角度揭示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如何促进政府背景客户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再次,本文从违约风险的角度揭示了政府背景大客户如何影响企业融资约束,是对供应链金融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的研究对于投资者解读上市公司获取政府背景采购订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同时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进一步思考如何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完善宏观调控,为我国民营企业纾困,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底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政府背景大客户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机理

       在我国当前的融资体系中,造成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制度歧视下的资源分配不公。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我国金融系统的资信评级机构评估质量较差、可信度缺失,无法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需求;此外,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民营上市公司提高了信息披露程度,但是整体质量仍然较低(陈晓和秦跃红,2003)。从资源分配不公角度看,我国金融体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而国有银行往往受政策目标的影响较大,贷款的分配存在歧视(白重恩等,2005);此外,外资银行也更加偏好规模大、资金雄厚的国有企业,所有权歧视严重(姚耀军等,2015)。现有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增加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展开。吴红军等(2017)研究发现,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有助于减弱信息不对称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陈钢和王栋(2020)研究了社会地位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发现从信息传递的视角看,社会地位蕴含企业经营状况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缓解其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政治关联、金融体系以及政策等展开。于蔚等(2012)利用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数据,构建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指标,发现政治关联发挥信号传递功能,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吴秋生和黄贤环(2017)的研究表明,外部融资机构的资金结算能力以及贷款业务职能和担保业务职能的完善程度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高度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