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认知视角下网络组织演化的动因与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晓芬(1981- ),女,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治理;彭正银(1963- ),通讯作者,男,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网络治理。天津 300222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本文在梳理管理者认知与网络组织演化概念的基础上,从基本要素、演化原因、演化的认知驱动要素和认知模式四个方面对网络组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提出管理者认知与网络组织演化关系领域未来的研究展望:首先,应该强调演化的微观要素、内生视角和动态视角;其次,要重视管理者共享认知对网络组织演化的驱动作用;再次,重视信息、关系与结构三者的互动关系,关注管理者认知、网络组织与行为模式三者的协同演化;第四,增强本土化问题的研究。本文详尽分析了高阶理论和情境双元理论对网络组织演化的驱动作用,综述了网络组织演化的认知模式,延伸了网络组织演化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另外,管理者认知与网络组织演化的关系研究能够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准确地进行战略定位,有效地选择组织的行为模式。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8 年 10 期

字号: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很多企业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间隔中“轰然倒下”“兴衰更替”“昙花一现”,如井润田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4年(井润田,2016)。环境动荡与速度竞争形成了“赢者通吃”的竞争现象,企业结构日益复杂化和网络化,为了缓解任务复杂性和缓冲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形态逐渐从科层组织、市场组织转向网络组织(Thorelli,1986;林润辉和李维安,2000;彭正银,2002)。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商业模式变化的冲击,高层管理者的理念和认知都需做出相应反应。因此,剖析管理者认知在网络组织演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静态角度看,管理者认知反映了组织的战略决策者在进行战略选择和决策制定时所具备和应用的知识结构(Daft和Weick,1984;Prahalad和Bettis,1986;Grant,1996),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Helfat和Peteraf,2015)。从动态的角度看,管理者认知是有限理性的高层管理者将其认知结构转化为其行为的一种信息筛选过程(Hambrick和Mason,1984;Adner和Helfat,2003),组织是高层管理者的一种反应和解释(Hambrick和Mason,1984)。管理者认知可以分为能力认知、意愿认知和配置认知(Mitchell等,2000)。基于管理者认知的静动态视角,现有文献从组织个体的能力、组织间关系以及网络结构三个角度探析了网络组织的基本要素;囿于管理者的有限理性,本文从高阶理论和情境双元性两个角度分析了网络组织演化的动因;从环境、资源和综合三个维度梳理了网络组织演化的认知模式,认为网络组织演化表现为环境视角的塑造性和适应性认知模式(Wernerfelt和Karnani,1987),资源视角的惯例观(Tushman和Anderson,1986;Argote等,1998)和前瞻观认知模式(Gavetti,2005;孙晋众和陈世权,2007;Gavetti等,2008),以及综合视角的整合观认知模式(邓少军和芮明杰,2009;武亚军,2013)。以往学者们的研究都期望能解释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如何获取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Barr等,1992;Sirmon等,2007;宝贡敏和龙思颖,2015)。

       虽然学者们从管理者认知的角度,对网络组织演化做了丰富的研究,管理者认知理论为战略管理理论提供了研究视角,也为组织理论提供了新的诠释(Hambrick和Mason,1984),但其在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值得以后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管理者认知对网络组织演化的作用机理以及网络组织演化的主线并不明确;其次,学者们虽然从管理者理性程度等角度解释了网络组织形成与演化的驱动因素,但这是基于静态的视角,并没有从管理者认知形成过程的动态视角探析网络组织演化的内在驱动因素,以及各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如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的互构对组织成长的推动作用;再次,现有研究分析了管理者认知对网络组织演化的作用关系以及网络组织演化的认知模式,但没有探析二者与组织行为模式之间协同演化的问题,即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节点复制演化到关系重构再到结构优化重组、惯例观的组织行为到重构观的组织行为再到认知观的组织行为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的问题;第四,增强本土化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国外已经成熟的理论进行的分析和论证,而对于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实背景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本文的研究框架

       二、网络组织演化的基本要素及原因

       网络组织最基本的单元是二元关系,二元关系形成的关系嵌入的持续互动以及联结各方的信任与承诺推动关系嵌入到网络嵌入的演化(Hite和Hesterly,2001)。网络嵌入使得信息等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Burt,1992;Granovetter,1992;罗珉和高强,2011)。“嵌入性”理论是Granovetter(1985)在Polanyi(1944)提出的嵌入性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嵌入性是指经济活动融合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模式中,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呈现出不规则渗透,企业网络嵌入行为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因此,从组织价值实现的纵向链条的角度看,主体、资源和行为是网络组织的基本要素;从横向的二元关系的角度看,节点、网络关系和网络结构构成网络组织的基本要素(和Snehota,1995)。

       在长期发展的实践中,每一位管理者在可观测到的经验和统计学特征的约束下都会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杨林和俞安平,2016)。从结构维度的角度看,管理者认知可以划分为能力认知(ability cognitions)、意愿认知(willingness cognitions)和配置认知(arrangements cognitons)(Mitchell等,2000)。对于网络组织而言,至少涉及两个行为主体,能力认知反映了各主体的管理者实现组织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的知识结构,影响企业行为惯例的选择(Gavetti,2005)。意愿认知反映了组织个体的管理者愿意接受联结企业信息、知识等形成的知识结构(Mitchell等,2000),影响企业的联结关系的质量(Granovetter,1973)。配置认知反映了管理者如何配置已有的知识结构以获取资源、关系和信息等(Mitchell等,2000),配置认知和能力认知影响组织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胡保亮和方刚,2013),因此,各行为主体的管理者认知差异影响组织间关系的强度和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Burt,19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