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 历史数据显示,2000-2004年间中国各行业的新产品开发平均增长率为33.3%,而2004-2008年间该指标的数据为88.5%①。按照国际惯例,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通常是用企业研发投入总量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衡量的。2015年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为1.1%,而美国为4%、日本为3.4%。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明显落后于同期发达国家。中国企业创新投入不足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一方面源于中国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具有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也与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所处产业链环节以及企业的社会资本和战略资源有关。在学术领域,创新理论之父Schumpeter[1]最早提出了企业创新理论,即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他认为,市场竞争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垄断优势会促进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并使企业获得技术研发带来的超额利润。之后,新古典主义创新学派将政府的作用纳入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Schultz[2]认为,制度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发展,决定创新的长期经济绩效。20世纪90年代以后,Freeman[3]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开始系统研究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Arrow[4]提出,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市场在配置和调节创新资源时常会失灵。Kang和Park[5]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会借用各种行业政策、财政政策来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企业进行创新。然而,关于政府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结论。一方面,Stiglitz[6]认为,研发创新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知识泄露以及非完全专有性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而政府补贴政策能够解决这一问题。Czarnitzki和Licht[7]发现,政府对企业研发的资助能够弥补企业的研发不足,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Lin和Tan[8]发现,由于国有企业通常由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控制并经营,因此,当国有企业处于困境时,政府会在政策上予以帮助——如给予额外补贴、实施税收减免等,这会造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Busom[9]也发现,政府补贴政策可能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因为政府补贴可能对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研究结论的不同可能源于研究样本和企业性质不同,政府政策对不同性质企业创新产生的效果具有差异性。 国内学者基于中国情境的创新研究也很丰富。陈泽聪和徐钟秀[10]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竞争程度负向影响创新效率,国内制造业需求低迷及市场过度竞争导致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陈修德和梁彤缨[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市场而言,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研发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上述这些研究验证了熊彼特假说。然而,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例如:冯宗宪、王青和侯晓辉[12]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发现市场化程度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的技术效率。徐雷和唐晓华[13]从“双能力”(企业应对市场环境的能力和企业应对政府政策的能力)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竞争力与市场规模的互动机制。江轩宇[14]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对其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来讲:政府放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能够通过减轻政策负担、增加创新资源、缓解薪酬管制等增强企业的创新意愿。 通过回顾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扮演的角色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基于以上现实和理论问题,本文在中国情境下以国有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政治嵌入和创新战略为调节变量,讨论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冲击对国有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路径模型,以期对当前的创新理论有所拓展,并对中国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实践和政府对国有企业创新支持政策的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本文建立的理论框架涉及市场环境变化、政策冲击、创新战略、政治嵌入和创新绩效等关键概念。笔者通过对这些概念进行文献讨论和分析构建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 2.1 市场环境变化与创新 Megginson和Netter[15]发现,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相比,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国有企业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下有更强的动力提高经营效率。Rammel和van den Bergh[16]认为,当行业中存在过度竞争时,行业中其他厂商的利润率会降低,且由于市场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厂商的创新动力不足。Grossman和Edwin[17]的研究表明,市场竞争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活动,即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的研发动机就越强,从而企业越有能力保持其竞争优势。Yang和Maskus[18]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竞争机制作为市场向企业传递的置信承诺,对企业简单或重复的技术模仿具有规避效应,从而激励企业更加关注研发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