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538/j.cnki.fem.2018.03.001 西方现代社会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实践转向”(practice turn),这一转向发生的大背景是一批哲学家(如Wittgenstein、Heidegger)、社会学家(如Bourdieu、Giddens)对传统二元论(dualism)思想的反对,这些传统的思想包括理智主义、表现主义、个人主义、结构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系统理论等,强调“结构”“系统”但忽视了人类活动、主体性、语言、权力等对社会生活的改造,“实践转向”正是要强调后者,强调“整体论”(holism),关注人们的“微观”实践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与“宏观”社会结构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Giddens(1984)提出的结构化(structuration)理论强调社会结构的约束(constrain)和使能(enable)作用,既指出了社会结构对人的实践活动的约束,也指出了人通过实践发挥能动性而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可能性。这一实践转向后来逐渐延伸到了文化理论、人类学和科学技术研究中(Schatzki等,2001)。管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管理理论的“实践转向”也随之而来(Orlikowski,2000;Wenger,1998),反映在战略领域则是“战略即实践”(strategy as practice)学派的兴起(Jarzabkowski,2004;Johnson等,2003;Whittington,1996,2006)。 传统的战略研究将战略看作是组织拥有的事物,例如组织拥有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等。从实践出发的“战略即实践”学派则将战略看作是人做的事,认为战略是一项实践活动,如差异化战略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做事,而且这些方式很难被模仿(Johnson等,2007)。这一学派继承了战略研究的一些传统,如战略过程研究(Pettigrew,1973;Mintzberg和Waters,1985),但更重要的是它为战略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虽然“战略即实践”研究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从Whittington 1996年的文章开始至今只有二十多年,从2003年《管理研究学报》(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的一个专题特刊开始才得到学界的广泛注意(Johnson等,2003),但已经累积了大量理论和经验研究,而且数量还在加速增加。这些研究有哪些基本的核心观点和内容?为战略研究指出了哪些方向?与战略的一些子领域有哪些对话?“战略即实践”与中国古典“知行合一”观又有何异同?它能给中国本土管理的“实践转向”带来哪些启示? 本文就以上问题对“战略即实践”学派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一方面,我们较为系统地回顾了“战略即实践”学派的发展脉络、哲学基础、基本原理、应用范例和扩展等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创新性地将“战略与实践”研究与“知行合一”观进行了对比,并与中国本土管理展开对话和讨论,以期推动本土管理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管理实践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实践转向”。 二、西方管理研究的“实践转向”与“战略即实践”学派的兴起 (一)西方管理研究的“实践转向” 在西方现代社会理论中,实践视角的起源可以追溯至Wittgenstein(1958)和Heidegger(196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了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践转向”(Vaara和Whittington,2012;Schatzki等,2001)。这一转向中的实践理论家包括著名哲学家Foucault和Gordon(1980)、Dreyfus(1991),社会学家Giddens(1984)、de Certeau和Rendall(1984),人类学家Bourdieu和Nice(1990)等,他们的实践理论①虽然在细节上有区别,但都强调要同时关注“微观”个体的能动性和“宏观”社会因素的影响(Whittington,2006)。在实践理论视角下,个体的活动是嵌入在宏观实践网络中的,因而整个实践理论面对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如何将社会结构和个体能动性联系在一起来解释人们的行动。Giddens(1984)提出的结构化理论,Foucault(1977)的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及Bourdieu和Nice(1990)的实践惯习(habitus)理论都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了阐述,这些视角也构成了管理研究领域、乃至后来战略管理领域“实践转向”的基础。 在管理研究领域,实践理论视角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例如,Wenger(1998)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学习,指出了参与社会实践对获取知识和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性,Gherardi(2009)也指出了实践视角在管理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Orlikowski(2000,2007)从实践视角研究了组织中的技术;Tengblad(2012)基于实践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管理是一项社会实践,要从实践的角度看待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如领导等职能的发挥),并且提供了研究这些管理工作的方法论,提倡研究者要多进行体验式学习并加强对管理情境的敏感性;市场营销、会计研究中也出现了实践视角(Ahrens和Chapman,2006;Allen,2002)。尽管这些研究采用了实践视角,但是尚未对实践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纳并与管理理论相连接以扩展其应用。该尝试却在管理的一个子领域——战略领域中得到推进,而且形成了一个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战略即实践”学派,它不仅从哲学层面(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实践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而且还与战略研究的传统展开对话,进而扩展了实践理论的贡献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