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菱花集团的出名,不单是因为他们生产的味精又好又多,成了这一行业的全国老二。近来,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响,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在当今中国出现的“产权改革,资本重组,结构调理”这一大潮中,有了很出色的作为——在短短几年里,他们以自己的乡镇企业之身,对16家国有、集体、外资企业进行了兼并、租赁、联合和购买,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的,有32个分公司,18个分厂的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1996年,经国家资产管理局有关单位评估,企业总资产已经达到23亿元的规模(包括无形资产)。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实现了发展速度五年翻五番。 “资本经营”是当前很多企业都在做的事情,要做得好,不容易。菱花集团是怎样取得如此成功的呢? 破所有制“围墙”,大跨度资本经营 菱花集团的前身只不过是个镇办淀粉厂,1991年全国味精市场饱和,全国268家企业中的200多家已经停产、转产。可这个小厂却冒着“重复建设”的很大风险走进了这个行业,他们相信,只要有“优胜劣汰”的原则,重复建设就不可怕。他们真的成功了。最初,他们靠的是产品质量好,价格低。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就要靠高难度的运作。 1994年,菱花集团打破乡镇企业这个所有制的“围墙”,开始大跨度地经营资本—— 投资400多万元,租赁了国有鄄城味精厂,一下子使这个厂的生产能力从2500吨增至5000吨。如正常技改,这个效果要投3000万元;联合已经停产两年的亏损大户静海味精厂,菱花控股51%,这个厂由原来的全县国企第一亏损大户变为第一利税大户;收购已破产的国有企业济宁第三化肥厂,完成50多项技改项目,扭亏为盈;对长春味精厂、呼和浩特市糖厂和镇江味精厂分别以控股51%,实现了与这三个国有中型企业的联合…… 以880万元购买了破产的莱州市味精厂,以上四个厂个使菱花集团的生产增长了一倍,资产增加1.2亿元。 不是做“冷拼盘” 菱花集团前后收进来16家企业,大多是将要破产和已经破产的企业。他们为什么没有被这些企业拖垮?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不搞“拉郎配”,不做“冷拼盘”,资本经营,资产重组,都严格地在市场规则下进行。 几年中,菱花集团兼并的这些企业,都各自有其实实在在的市场“目的”: 租赁鄄城味精厂——生产能力提高一倍;控股静海味精厂——利用这个厂靠近京津唐的“地利”,进军三大城市,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供货时间也从原来的十数天缩短到24小时以内;购买济宁第二化肥厂——形成生产15000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缓解了液氨供应不足的矛盾;控股长春味精厂和呼和浩特市糖厂——除了占领东北和山西的市场外,长春和内蒙古的玉米价低,电价、水费、煤价均较菱花所在地济宁要低,仅此,就可使每吨味精生产成本降低1200元;控股镇江味精厂——利用镇江地处长江口岸的市场优势,这里的味精既可以打入上海,也可沿江而上,占领长江腹地的广大市场;市场导向,成为菱花集团营运资本的唯一目标。在他们那里,找不到一例计划经济下的“关停并转”,也找不到政府行为的“拉郎配”。 盘活存量,同样要靠改革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渐进”为特点,以往的近20年中,改革多是在增量上做文章,在增量上已经改革出一个新的体制。而菱花集团近年来的实践则显示出:中国的改革已经走到在存量上做文章的新阶段了。 作为菱花集团的资产重组对象的16家企业,重组一个,起死回生一个,国有资产2.6亿元盘活了,16家企业,包括8家国有企业也都被救活了,3700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 菱花集团在收进企业时,坚持控股51%以上,就是为了“用我们菱花的牌子,就得我们说了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行原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他们每接手一个亏损企业,都要进行改革、改组、改制。 新组建的镇江分厂,干部一律试用三个月,胜任者留。工人不合格的,也要下岗。员工们都受到很大震动。原来这个厂建厂整整11年,没能生产出一罐味精,新组建后的第38天,第一罐味精就奇迹般地出现在全厂职工面前。 静海分厂联营前已经亏损8年,亏损达1600万元。联营后,全厂管理人员从原来的250人减少到100人,6位厂级干部中有3人到车间当了工人,半年里,有17名工人被淘汰。分配制度改为效益工资,收入拉开了差距。机制变了,管理严了,员工从不适应,上访抗议,到视为平常。仅两年半,这个厂实现利税1600万元。 资本经营,正未有穷期 纳入菱花集团的企业,曾分批组织部分员工到菱花参观培训,他们发现,菱花人虽然已建成了总资产达2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但他们的各级管理者都还在旧楼房里办公。中层以上的干部,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上班,从来没有过节假日。被重组企业的员工还看到,总公司派驻的管理技术人员不讲条件,不怕吃苦,放下背包就干活。到镇江分厂的菱花人,不住招待所,从厂长到职工,一律住在缺门少窗的旧仓库里,日夜连轴干,对原厂职工产生巨大震撼。 菱花人精彩的“资本经营”和“资产重组”,菱花人感人的改革意识和奋斗精神,都产生了很大的感召力。目前,有20多家味精行业的企业,20多家其他行业的企业,都专程到菱花集团洽谈联营事宜。看来,菱花人在存量上大做文章的改革,盘活各种所有制资产的文章,还会做下去,而且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