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模块之一,绩效考核一直是工业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绩效考核对于提升员工个体和组织整体的绩效水平有重要作用(Ahmed等,2013;Khan等,2014;Mieroop和Vrolix,2014)。但在组织实践中绩效考核的效用与预期相比往往会大打折扣,学界普遍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考核体系设计缺陷、考核工具失效、考核者无意疏忽或认知错误等诸多因素导致考核结果不准确(Selvarajan和Cloninger,2009;Tuytens和Devos,2012;Kondrasuk,2012)。这种观点在绩效考核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主导地位。 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组织中的政治性行为对绩效考核的影响。组织政治相关研究表明,政治性行为在组织这种团体中普遍存在,组织管理者所做出的大多数重要决策都可能倾向于满足自我利益或个人偏好,绩效考核决策也不例外(Longenecker,1989;Brown等,2010)。Longenecker(1986)通过调研发现,考核者的政治性考虑几乎一直是绩效考核过程的一部分。无论组织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得多么完美、培训多么有效、考核准确性如何被强调,考核者都有可能在考核过程中掺杂个人动机或目的,有意识地操纵或故意歪曲考核结果,使其脱离员工的实际表现(Longenecker,1989;Grunda和Przemeck,2012)。很少有人否认考核者的政治性考虑或行为对绩效考核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赵书松,2012)。Longenecker(1989)认为,考核者对绩效考核的政治性操纵是造成考核不公平、考核结果不准确的重要因素。Bernardin和Villanova(1986)也发现,与考核者的无意疏忽或认知错误相比,考核者的故意歪曲与绩效考核结果不准确性之间的关联更多。 可见,考核者对绩效考核进行故意扭曲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动机是维护和获取个人、他人或组织的特定利益,如维护上下级关系、满足个人偏好、照顾有社会关系背景的员工等。从组织政治的视角来看,这就是绩效考核政治性(performance appraisal politics)(Longenecker,1986)。绩效考核政治性作为绩效考核研究的新视角,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学界对绩效考核政治性现象的认知仍远滞后于管理实践。尤其是针对我国注重关系、人情、面子及中庸之道文化情境的相关研究仍比较缺乏(陈云云和张一驰,2008)。鉴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和梳理绩效考核政治性的相关文献,把握当前研究的前沿及趋势,摸清研究现状,以期能在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领域引发更多的思考。 二、绩效考核政治性概念 (一)绩效考核政治性的内涵 Bernardin和Beatty于1984年首次将组织政治研究应用到绩效考核情境,认为考核者的组织政治感知可能会影响其对绩效考核体系的接受程度以及员工绩效考核的准确程度。随后,Longenecker(1986)通过对55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调研,首次提出了“绩效考核政治性考虑”(political consideration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PCPA)概念,即上级考核者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考虑一些与员工实际绩效表现不相关的因素,故意歪曲员工考核结果(Longenecker,1986)。1987年和1988年,Longenecker等人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政治性考虑”概念,将其定义为上级考核者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考虑员工实际业绩之外的因素,有意识、有目的地操纵或歪曲绩效考核,导致员工的考核结果偏离其实际表现。 然而,其他一些研究认为,Longenecker等对绩效考核政治性考虑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上级考核者主体的视角进行的,忽略了被考核者、自我考核者、同事考核者等其他主体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行为,不能全面概括绩效考核政治性的内涵。例如,Dhiman和Singh(2007)认为,绩效考核政治性是上级考核者、同事考核者以及自我考核者为实现自利目的,以牺牲组织考核目标或组织利益为代价,操纵绩效考核的组织政治行为。Dhiman和Maheshwari(2013)基于组织政治理论提出了绩效考核政治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为实现自利目的而对绩效考核进行的操纵行为。同时,两位研究者认为,被考核者作为绩效考核结果的接受者,对绩效考核政治性更为敏感,并由此提出了绩效考核政治性感知概念(appraisee's perception of appraisal politics,APAP),即被考核者关于上级、同事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政治性考虑、政治性行为以及组织中与考核不相关的薪资和晋升决定对其考核结果及相应利益回报影响程度的感知。 可见,目前研究者们对绩效考核政治性概念的认知并未达成一致。Longenecker等提出的绩效考核政治性考虑概念是基于上级考核者视角的;Dhiman和Singh(2007)则根据绩效考核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将上级、同事以及被考核者自己在绩效考核中的政治意图与行为统一纳入绩效考核政治性范畴。事实上,Dhiman和Singh(2007)提出的绩效考核政治性概念是对Longenecker等人研究的进一步延伸,揭示了绩效考核政治性的复杂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Dhiman和Maheshwari(2013)从被考核者的绩效考核政治性感知视角来衡量组织的绩效考核政治性程度,这不仅为绩效考核政治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可以看作是绩效考核政治性研究从关注测验转变为关注社会情境的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