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应实行以财会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喜章 四川省航天管理局

原文出处:
管理现代化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企业管理模式是管理实践的反映,是按照管理实践的一定特征对管理活动所做的描述。在既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如何选择企业管理模式,或者在既定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如何促进管理模式的发展,这始终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财会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

      一、以财会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产物

      1.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

      尽管每一个企业在管理上会有各自的特色,采取相应模式,但就总体而言,由于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其管理模式也会相应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1950—1966年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百废待兴,强调生产自救,自力更生。主要任务是增加生产,在企业管理中着重注意增加产量。在财务与会计方面,主要是引进原苏联的财务理论,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一批懂生产的工人被提拔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指挥、组织生产。这个时期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二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林彪、“四人帮”强调“要算政治帐,不要算经济帐”,极左思潮甚嚣尘上,其实质是突出空头政治,批判“管、卡、压”成本控制方式和“利润挂帅”,彻底搞乱企业管理秩序。因而空头政治家在瞎指挥企业。这个时期是以“政治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三是1976—1988年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处于“治理整顿”阶段,恢复和重建正常的管理秩序。全国范围内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企业管理中强调提高产品产量和技术含量。这个时期是以“技术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四是1988—1993年,这一时期形势发生变化,有些产品的供求关系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企业开始重视市场营销。五是1993年以后,以实施《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我国开始与国际接轨,此时许多新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成为企业管理的难点。

      2.社会经济环境与企业管理模式的生成背景

      企业管理模式产生形成的必然性在于社会经济环境与企业管理内部的矛盾运动,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原有管理模式与之不相适应,管理功能减弱、弊端重重,管理活动陷入紊乱之中,于是新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

      1993年实施的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开始向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接轨,从更深层次看,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在发生变革。目前我国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其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产出能力,以较小的投入实现更大的产出。因此资金、成本、利润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但国有企业效益低下,过度负债、亏损突出,企业陷入了深深的财务困境,且国有资产流失、无形资产评估、企业兼并、股票上市、资产重组等都遇到了新的财务问题,因此不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围绕财会中心预测、决策,进行营销活动和生产活动,企业只有一条路就是破产。

      3.财会中心管理模式产生的必然性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如何使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现生机。从体制上讲,扩大自主权、政企分开无疑是必要的。但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要使产权明晰、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如果没有财务与会计管理体系简直不可设想。企业财务与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这是勿庸置疑的。

      首先,国有企业所有者虚拟或缺位,理论上的国有企业所有者为极度分散的公民,不可能使他们中每一位直接参与管理,加之终极财产所有权无法转让,所以操作上公民的所有权只能由政府代为行使,政府将其委托给国有资产管理局(或各主管部门),国资局再进一步委托给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这样不仅每一位所有者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几乎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就是掌握了企业全部控制权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剩余索取权也是十分有限的。事实上过去不少企业通过“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帐户人为调节利润,结果潜亏日盛一日,所有者权益受到严重侵蚀,资产无法保全。另一方面商业信用低下,致使一些企业为“三角债”困扰,难以正常发展,债权人的不成熟或乏力,纵容了内部管理者可以肆无忌惮地利用会计来美化早已恶化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虚假,欺骗债权人和股东。因此这种不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强化财会管理为中心必然造成管理失控。

      其次,减少企业资本金的投入,增加产出,并获取收益,以实现风险最小的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目标,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使有限的资金投入能增加更大的产出能力是企业经营的重点。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经营层次的增加,有的企业已成为企业集团的核心,有的还从事跨国经营。母公司、子公司分布面广,经营业务多种多样,各公司的内部经营层次甚多。这些内部职能部门经营实体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效益如何,是否决策失误等,均影响整个公司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活动。因此只有强化财务管理才能明确各部门承担的经济责任和追究责任,以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第三,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实现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其核心是提高资本金投入中各生产要素的产出能力,还必然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资料耗费。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如何优化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如何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量等,都要求财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首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以财会管理为中心展开企业管理活动。

      二、财会中心管理模式的选择

      1.突出财会管理的中心地位,促进企业管理组织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