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明确了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企业以独立的财产权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负责,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就必然要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益,要从生产经营型转向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并重型。资产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资产经营概念 所谓资产经营,就是指以追求最大利润和促进资产最大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等方式和手段,对企业资产(内部的、外部的、有形的、无形的)进行综合运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 广义的企业资产是指企业可利用的一切能够获得经营效益的资源,其中包括企业的经济资源、科学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与社会环境资源以及国家的政策法令等资源;狭义的企业资产是指企业用来获取经营效益的经济资源,其中主要包括产品、设备、厂房、货币等有形资产和商标、商誉、专利、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 二、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的主要区别 1.领域不同。 前者:资本市场、资产以及产权的流动与重组等;后者:生产、销售、服务等经营活动。 2.经营对象不同。 前者:企业资产;后者:产品、服务(劳务)。 3.市场条件不同。 前者:资本市场结构、资金流向、市场气氛等;后者:原材料价格、产品价格、销售渠道等。 4.管理要求不同。 前者: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最新投资动态等;后者:熟悉行业动态、市场趋势等。 5.盈利来源不同。 前者:资产卖出价格大于资产内在价值,资产买入价格低于资产内在价值等;后者:生产(销售)增值、劳务增值等。 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又是互相影响的。资产经营灵活有效可促使资本壮大,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内部机制完善。生产(销售)业务状况良好,为资产经营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 三、资产经营的意义 先从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看,资产经营的意义主要有: 1.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过于分散,资产配置效率太低,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调整起来十分困难。如果以粗放的形式,靠注入增量来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其结果收效甚微,因为有限的增量只会被大量不合理的存量所同化。而产权合理的流动与重组,能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使生产要素重组。因此盘活存量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途径。 2.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在于搞成清一色的国有经济,关键之一是要看国有资产对社会资产的支配和调动能力。而通过合资合作、控股参股等资产经营办法,能广泛吸纳社会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渗透能力,使较少的国有资产控制较多的社会资产。所以,资产经营是确保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有力手段。 3.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我国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存量中约有三分之一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反映出国有资产在静态中大量流失。造成国有企业资产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过去在理论上存在着种种误解,把产权转让和资本流动当作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似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一旦成立便不能淘汰,不能转让。即使经营不善,亏损累累,也只能继续经营下去。通过产权流动与重组,使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的国有企业资产从“昏迷”中醒过来,从而使国有资产在动态中保值增值。 再从企业的微观角度看,资产经营的意义主要有: 1.有利于资产的迅速增值。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资产本身是一种商品,它除了本身内在的价值(原始价值、净值或重置价值之外),还有因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可以因市场环境和供求关系的不同而变化。当资本市场的结构、资金流向、投资者偏好,市场气氛和信心、流行的概念组合等不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同样的资产价值会有不同的资产价格。有效利用这种资产价格和资产价值背离的市场条件,可以使原始投入资产的非生产经营性增值。 2.有利于企业迅速做大。我国国有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企业发展缓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迅速壮大,除了继续搞好生产经营外,还应采取改组、购并、上市等资产经营手段。因为采取购并、上市改组等方法,能使企业资产迅速积聚,促使企业的帐面资产价值向货币资产的转化,在资本市场上实现原始投入资产的另一类增值和扩张,起到生产与销售领域中的具体经营所难以起到的作用。 3.有利于生产经营的改善。通过资产经营实现的资产增值不仅壮大了企业实力和知名度,而且推动了企业生产与流通经营。比如,四川长虹股份公司,通过抓住配股的机会,使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股市上的龙头第一股,这等于在五千万股民中做了一次特大广告,大大促进了长虹彩电的销售。 四、资本市场上资产经营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