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个人知识是如何生成与创新的  

——基于知识整体论的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单许昌(1981-),男,安徽阜阳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领导力开发、知识整体论,北京 100084;杨百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组织中个人知识生成与创新是组织获取竞争力的关键。理性论与经验论对立成为传统西方知识论的特色,基于此之上的个人知识创新理论关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互相转换形成螺旋上升过程,忽视了由人的情感与自由等驱动的活性知识,同时也忽略了情感在知识转换过程中的地位。从知识整体论角度出发,提出了组织中个人知识的生成与创新路径,以及个人知识互相转换的九大模式,从而揭示了组织中个体知识创新的推动力。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1 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轴心。彼得·德鲁克指出,不是劳动力、原料及资本而是知识成为决定经济结构的关键因素[1]。创造、传播和搜集知识,成为具有杠杆作用的关键战略资源。从现实中来看,很多公司认识到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管理是戴尔公司战略的心脏[2]。而知识是通过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知识在个人间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通过这种社会转换,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质与量都得以提升[3]。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工作者的有效管理是组织赢取竞争能力的关键[4]。

      个人知识生成与创新对组织非常重要,在激励组织成员创造知识过程中如何走出碎片化与片面化的误区,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管理(KM)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系统支持提高公司生存能力、竞争与增长,然而学术界与管理实践中还存在各种争论和分歧,因此,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管理范式是一个新方向,整体的知识管理框架可以融合碎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战略层面的分析,而且也使得实际问题的规划与决策不再那么复杂,从而增进组织效益[5]。从知识整体理论的角度理解知识的构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个体知识的生成与创新。文献中大多数现有的知识管理模型倾向于从狭义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定义知识,而没有认识到诸如价值观和愿景等活性知识。而且,大多数的知识管理模型倾向于将知识管理视为一个线性的或周期性的过程,无法识别个人与组织的动态关系的多样性,因此需要站在知识整体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分析[6]。知识管理的碎片化根源在于西方的二元知识论,“西方哲学的传统向来以知识论为主”[7]。知识论也是知识生成与创新的方法论基础,组织中的个人知识创造是生成组织知识创新的基础。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组织中个体知识的碎片化和片面性,从知识整体理论角度系统分析组织中的个人创造知识的能动过程。本文安排如下,在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哲学上知识整体理论的研究路径及其生成过程,为组织中的个人知识创新吸取哲学的精华建构了基本框架。第二部分在分析SECI的知识创新模型之后,从知识整体理论的逻辑框架出发,揭示组织中个人知识创新的模型:个人知识通过何种路径生成,以及个人知识生成与创新的九种转换模式的内在机理。

      2 知识整体理论的路径及其生成过程

      根据波伊曼考察表明:知识理论(the theory of knowledge)或知识论(epistemology)是从希腊文Episteme或Logos或“科学”而来,即认知科学—探索知识的本性和信念的证成[8]。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借助于苏格拉底与泰阿泰德的讨论指出,“真实的信念加上解释(逻各斯)就是知识,不加解释的信念不属于知识的范围”[9]。柏拉图这个界定,实际上为后世很多学者探讨知识提供了基本要素:信念与逻辑。中世纪信仰主导一切,但自从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后[10],人类就进入了一个知识与智力狂飙的时代。

      2.1 人类三大致知路径

      知识论是西方文化的传统,但从作为主体的人获取知识途径来看,西方主要强调两种认识路径:一种是从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一种是从理性和逻辑中获取知识。第一个途径是从感官经验中获取知识。英国有经验主义的传统,洛克曾系统地攻击了天赋观念和先天知识,本文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来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11]。从感官经验出发达到科学的目的地,按照罗素的说法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个人经验。第二个途径是注重理念的路径。康德的知识体系将柏拉图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精确化,但他并不反对人类的知识来自于经验。“虽然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我们不能得出它们全都是从经验产生的。因为即使我们的经验知识很可能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而得到的东西与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自身提供的东西所共同形成的”[12]。自笛卡尔以来的唯理论者对于人的理智与逻辑过于自信,而自培根以来的经验论者对于人的感觉情有独钟,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说,“一个诉诸感觉的权威,一个诉诸理智的权威”[13]。第三个是自由反思与情感的研究路径。哈贝马斯将兴趣(interest,也有学者将之翻译为旨趣)提升为认识论的高度,他明确提出了三种知识认识模式:技术的认识兴趣包含在经验—分析的科学观中;实践的认识兴趣包含在历史—解释学的科学观中;解放的认识兴趣包含在以批判为导向的科学观之中;解放的认识兴趣,如同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并未得到主流理论的承认,但它为传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4]。杨百寅将知识分为理性知识、感性知识以及活性知识,正是受到哈贝马斯三分理论的启发,克服了西方知识论的二元论思想,建构了管理学领域的知识整体论。

      2.2 知识整体论观点

      知识整体理论不仅仅涉及知识的来源、对象等结构性问题,还涉及知识整体动态生成问题。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文中详尽地描绘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最初的知识或直接的精神,是没有精神的东西,是感性的意识。为了成为真正的知识,或者说,为了产生科学的因素,产生科学的纯粹概念,最初的知识必须经历一段艰苦而漫长的道路。[15]”个人知识创新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逐渐达到知识整体理论的目标。

      杨百寅通过对于西方知识演进与结构的研究,在2003年提出了知识整体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层面:理性知识,感性知识以及活性知识。知识整体论要求用辩证的观点更好地学习和创造知识[16]。“人们至少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获取知识—心智反应、个人经验以及情感影响,而这三个途径则对应于知识的三个层面:理性知识(即明晰的知识)、感性知识(即蕴涵的知识)和活性知识(即自由的知识)”[17]。这三个层面的知识所采取的图式并不一致,知识整体理论强调的是知识整体性构成。知识的某一方面只能看作是有效的整体知识的一个部分或某一层面,其功能是特定有效的,其所涉及的范围和所能够达到的边界也是有限的。因此,片面地强调知识的某一层面就可能造成偏差,本文需要用辩证的和整体的观点看待知识的三个层面和层次。知识整体理论并非是包囊全部知识的百科全书,而是从整体结构思路以及生成过程的视阈,按照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学习继承既有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以达到解决实践问题的目标。杨百寅描绘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即三个层面的知识构成一个复杂动态的知识体系的生成过程,至少可以识别九种知识的学习与创造方式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三个层面联系起来。它们分别是:实践化、概念化、具体化、系统化、有效化、合法化、质变转化(变革)、物质化和情感化(觉悟)。本文将在下文基于这种转化分析组织中个人知识的九种转化模式,进一步开拓对于组织中个人知识创新过程的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