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研究综述:1980~2013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振,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江若尘,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高振(1976-),男,湖北浠水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是营销战略,E-mail:gaozhen76@163.com;江若尘(1963-),女,安徽滁州人,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市场营销,E-mail:jrc1111@sina.com(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包括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研究常常被忽视。本文通过对该领域实证研究文献的归纳,理清发展路径,发现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按时间顺序,根据文献在理论基础、解释变量和计量模型三方面内容,把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1993年,建立了包括国家、产业、跨国公司和分支机构四个层次的解释变量体系;第二阶段为1994~2005年,发展了新的理论视角、新的解释变量和操作化方法,出现了联立方程等新的计量模型;第三阶段为2006~2013年,企业管理者个人特征成为第五个层次的解释变量,检验变量间的调节关系是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拿来主义、内生性是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检验更多的调节效应和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是未来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字号:

       一、引言

       根据对外投资(海外机构)的股权比例,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为独资、合资和合同模式三种;根据海外机构建立方式,分为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和出口贸易三种模式。通常把第一种分类称为“进入模式”,第二种分类称为“建立模式”(Cho & Padmanabhan,1995; Dikova & Brouthers,2009)。与进入模式相比,跨国公司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研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甚至被误解。多数研究都没有明确区分以上两种不同的分类,如Werner(2002)整理的1996~2000年间发表在20个权威期刊上的33篇文献,既包括了进入模式,也包括建立模式的研究;Datta等(2002)系统地总结了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因素以及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导致企业不同的经营绩效的理论框架,但也没有对这两种分类作区分;Canabal & White(2008)整理的1980~2006期间的126篇实证研究也是如此;Brouthers & Hennart(2007)明确区分了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文献,但只总结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独资、合资等)的实证研究,把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绿地投资、跨国并购)的相关研究排除在外。因此,有必要对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的现有研究进行归纳整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推动理论发展。

       Wilson(1980)是第一篇关于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的实证研究;Cho & Padmanabhan(1995)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际市场建立模式概念;Slangen & Hennart(2007)整理了1980~2004年期间发表的15篇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研究,归纳为六种理论范畴,即交易成本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理论,并且将解释变量归纳为国家、产业、跨国公司和分支机构四个层次。本文在此基础上的主要贡献有:一是2004年之后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的实证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视角、新的解释变量以及新的计量方法,本文将对这些最新的文献进行总结;二是按文献发表时间顺序将理论研究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内从理论基础、解释变量和计量方法三个角度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归纳理论发展的脉络;三是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相应的研究建议。

       二、国际市场建立模式研究的三个阶段

       在ABI/INFORMS等数据库中,以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参考相关综述论文提到的文献,共获得从1980~2013年共44篇实证研究。以文献发表的时间顺序,并从理论基础、解释变量和计量方法三个角度将全部文献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1993年是理论开创阶段,1994~2005年是研究发展阶段,2006~2013年是理论创新阶段。每篇新的文献总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出或多或少的理论贡献,因此,按时间顺序进行文献综述可以发现理论研究的发展路径,以及前后研究间的递进关系,为进一步的理论创新提供启发。

       1.理论创立阶段(1980~1993年)

       当一个产业中的领导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跟随型企业为了保持与领导者之间相对竞争定位,也会进入国际市场,这称为“跟随领导者”战略。另外,当国外竞争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后,作为一种对等反应,本国企业也会选择进入竞争企业所在国市场,以实现竞争平衡。这两种防御型战略都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实现市场进入的目标,因此,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模式。相反,采取进攻型战略的企业拥有国际市场进入决策的主动性,这一类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模式(Wilson,1980)。这是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视角。另外,跨国公司进入海外市场将对东道国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市场结构也将影响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决策。绿地投资模式是一种新增生产能力投资,导致市场供给增加、产品价格下降,而跨国并购是收购已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有限,因此,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可能导致东道国在位企业的不同的策略反应。Caves & Mehra(1986)检验了东道国产业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例)、广告强度(广告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产业增长率、在位企业数量等描述东道国市场结构特征的解释变量,结论发现,东道国产业研发强度越小、广告强度越大、产业增长率越大、在位企业数量越多,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模式。理论创立阶段的文献归纳如表1所示。

      

       一个国家的文化可以用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程度与女性程度四个特征维度来描述,国家间文化差异越大,对跨国经营的挑战性也越大。Kogut & Singh(1988)首次用两国文化差异计算两国间“文化距离”。尽管文化距离属于国家层次的概念,但作者却从企业管理决策的角度解释其影响效应,决策者感知到的文化距离越大,决策的不确定性越大,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言外之意是跨国并购的不确定性大于绿地投资,因为跨国并购涉及的法律和财务风险更高,并且在文化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并购后的组织整合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往往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投资回报,因此,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吸引跨国投资的重要因素。跨国并购是购买一个成熟的企业,因此,其投资回报更有保障,相比较而言,投资风险较低,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市场,并购对象也越多,跨国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将会更低。而绿地投资是一种新建投资,不仅需要考虑组织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考虑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率越大,绿地投资的概率就越高,因此,Zejan(1990)检验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等反映东道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因素(市场吸引力),结论发现,东道国人均GDP越高,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越高,市场增长率越大,选择绿地投资模式的概率越高。该研究建立了东道国市场吸引力的理论视角。Hennart & Park(1993)检验了投资决策(海外分支机构)的特征对国际市场建立模式决策的影响效应。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每一次国际市场投资就是一项交易,交易成本的大小取决于交易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交易环境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因素,描述国际市场投资交易特征的主要变量有产品技术强度、广告强度,以及是否主营产品等。当交易资产的专用性越大(以产品研发强度和广告强度作为测量指标),跨国并购模式的交易成本较高,而绿地投资等组织一体化模式的交易成本较低,跨国公司更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模式。该研究建立了从投资交易、分支机构的特征研究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视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