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和管理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3]。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而基于个人关系的企业关系更是影响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和生产协作[4]。更有学者认为,中国就是一个关系社会,中国文化下的个人行为、企业行为以及整个经济运作模式的主导力量是关系而不是西方学术界强调的市场契约或者公司制度[5]。 然而,也有部分学者对中国关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提出质疑,认为中国关系只不过参杂了较多的个人情感,与西方的人际关系没有本质区别,或者认为关系理论被包含于西方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之中,只不过有一个中国的名字“guanxi”而已。同时,还有研究指出,关系只帮助企业建立联系,而信任才真正决定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此外,部分研究常常将关系与贪污、腐败、寻租等相提并论,认为关系现象是中国在经济规范和法律制度方面落后的体现与象征[6]。现有中国关系研究中的各种分歧与质疑,对关系理论的合法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并阻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发展。能否明晰中国关系的概念独特性与理论合法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关系的概念和内涵 1.1 关系的概念 中国特色的“关系”概念,指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隐含地规定了人们有责任确保持续的利益交换[7,8]。人们通过社会互动来创建和维持关系。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关系文化来源于儒家的哲学思想,即每个人必须遵守特定的伦理结构:人伦纲常成为人际交往、社会运作的核心准则[4]。根据自然的关联,关系可以分为多种,包括家人关系(父母、兄弟姐妹等)、熟人关系(亲戚、邻居、同学等)和生人关系(陌生人)[4]。FAN[9]也类似地将关系分为3类:存在血缘关联的关系,自然形成的关系(同学、同事)以及偶然或一定目的下建立的关系。 区别于社会学的定义,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学者们在关系的血缘特征之外,更多讨论关系的工具性,但始终难以达成共识。一些学者认为,关系仅仅是促使资源交换的一种工具,与情感没有任何的联系[10];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个人情感是关系的主要成分,如果个体之间不存在情感,关系就无法建立和维持[4,11]。一种折中观点认为:关系可以基于情感但是不必须基于情感[2,7,9],正如PARK等[2]所说“关系网络不一定包含有友谊,但是以友谊为基础的关系更为人们所偏爱”。尽管人们对情感与关系之间的联系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在商业背景下,关系必然或多或少地扮演着一种工具的角色,人们建立以及维修关系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未来的以直接利益或者权利地位为形式的回报[7]。 1.2 关系的运作模式 在中国文化中,关系的运作模式体现出典型的循环式特点,其中给面子和送人情是人们发展、维持、加强关系的最主要机制[2]。面子体现的是等级社会中的荣耀和地位,人情则表现了社会义务和互惠意识[4,7]。面子尽管并不代表实际利益,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却往往有着高于实际利益的地位,因此,给面子也可以极大地促进人际关系。送人情往往偏指实际的帮助,这个人情可以是任何有利于人情接受方的行动或言论。给面子并不一定与送人情同时进行,但是送人情一般会被视为给面子,而且给面子许多时候也要求并行的送人情。尽管关系双方给面子和送人情的行为不一定对等,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一个长久的、高质量的关系必须是互惠的和利益平衡的,即往来的给面子和送人情[9,12]。同时,长久的关系运作常在闭环结构内进行,即如果A送过人情给B,那么B一般会再把人情还给A,无论是直接的方式(直接帮助A)或者间接的方式(如帮助A的孩子)。 1.3 关系的外延 虽然关系概念最初定义在个人层面,用以描述个体间交互行为的特征,但是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下,关系概念也逐渐扩展到组织层面[1,9,12]。当人际关系被组织所使用并且对组织发挥影响的时候,关系就变成一种组织资产。可以认为,跨组织的关系是以个人关系为基础且在延伸个人关系时所形成的团体间联系[2]。跨组织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包括企业与政府关系(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政府官员的关系为度量)以及企业与企业关系(以企业高管团队之间的关系为度量)[13]。企业间的关系更侧重于协作,主要关注如何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协同完成具有一致性的目标。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则侧重于响应,一方面,政府有一些执政方针和执政目标,需要企业积极响应并努力完成;另一方面,企业则渴望政府能在财政、物质资源以及行政便利性上有所倾斜。随着关系研究的不断扩展,学者们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基本有人参与的地方就有关系,无论关系的作用有多大。关系不再局限在一对一的人际联系,同时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多对多的。 2 关系的前因后果 2.1 影响关系的因素 随着关系类型的变化,影响关系的因素也有所差别。概括而言,影响个人关系的因素主要分先天型和后天型两类;而影响企业关系的因素则分为继承型和发展型两类。 在个人层面,先天血缘和后天接触是关系构建的基础[4]。家人、亲人、族人都包含有血缘因素,是中国关系文化的发端,也是差序格局的内核。后天接触则包括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出身背景、共享的人生经历等,这些都有助于建立更紧密更亲切的关系。此外,个人间关系的强弱也受可用资源和潜在利益的显著影响,但是即使是基于利益的关系,人们也希望以感情因素为掩护[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