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的圈子分析  

——组织内部关系结构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罗家德,男,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网分析、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研究,北京 100084;周超文,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主要从事社会网分析研究,北京 100084;郑孟育,男,台湾逢甲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社会网分析、组织行为学研究,台湾 台北 40742

原文出处: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结构是影响组织表现与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人所喜欢的抱团成圈现象更值得本土管理研究。本研究以X地产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调查和问卷访谈对组织中的“圈子”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抱团所得到的人际关系结构可分成三种不同形式,派系、纯情感性的非正式团体及圈子。派系是一种利益导向的、边界相对封闭的、对抗性的非正式团体;“纯情感性的非正式团体”是友谊组合的、边界模糊的和非对抗性的群体。本研究把第三种利益导向的、边界相对模糊、非对抗性的人际关系结构称之为“圈子”。“圈子”现象的研究对于探索和分析华人组织内部关系结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4 年 01 期

字号:

      一、问题与理论

      自梅奥的霍桑实验以来,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对组织表现与员工组织行为的影响日益受到研究界的关注。从关系结构来看,组织内部非正式人际关系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非正式团体”。这里的非正式团体是狭义的意涵,指的是组织内成员为了满足社会交往需要,在工作环境中出于共同的社会感情自发联系结成的“社会关系网络”(Mayo,1933;罗宾斯,1997;Davis,杨东龙,2003)。它起源于“友谊”(或共同兴趣)①和“利益”(或政治)②(Lushans,2003;孙耀君,管立维,1995),具有一定的看法、习惯、准则、规矩、职能甚至是特定礼仪(梅奥,1964;Barnard,1962)。纯粹情感性的非正式团体具有情感导向、边界模糊和非对抗性的特征。梅奥的非正式组织采用的是广义意涵,泛指一切正式组织以外的所有的人际关系的结合。

      第二类:派系(fiction)。在中国的历史上,派系较多称为“党”或“朋党”;在西方,则往往指涉有相同政治诉求的一群人结合在一起,以争取同一群体的利益者。它通常是指“为了利益和权力的竞争及追求”(Sartori,1976)的网络关系,是镶嵌于关系网络中又为了共同利益追求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些派系具有利益导向、边界相对清晰,以及对抗性三大特征。

      利益导向与利益分割是派系形成的核心要素。派系结盟的目的在于联合争取资源和内部人分享(Firth,1957;Siegel & Beals,1960;Zariski,1960;Chamber,1963;Rose,1964;Gallin,1968;Nathan,1973;Sartori,1976;Nicholas,1977;Beller & Belloni,1978;Pye,1981;依田博,1995;陈明通,1995;Balser,1997)。

      边界相对清晰固定是派系具有的显著特征。派系的资源始终在派系边界内部流动(罗家德,郑孟育;2009),其“对立/冲突”和派系活动因长期存在,具有日益固定化的趋向(Bujra,1973)。

      联合对抗性是派系的行为特征。两个或两个以上派系往往结伴产生,派系是在特定情境下发生冲突的小团体(Gallin,1968),目的是共同对付“敌人”(Pye,1981),以分得更多的资源。多数研究发现,派系当中存在有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行为。组织“亲信”谋取本派私利,在公司内部频繁引发派系之间冲突的行为特征(Chi,1996;Chi & Lin,1994),有时为防止敌对派系坐大,会采取联合对抗行为(Nathan,1973)。

      追究关系结构的凝结,要回到关系本身或回到群体的认同。西方社会的群体认同往往建构于身份、权利等特质之上,是在共同的“态度/价值观”、“宗教”、“政治”、“生活方式”、“婚姻”、“工作”、“权威”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同(Newcomb,1953)。在这种认同下,人们集群表现出来是“团体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思路清晰,成员界限分明(费孝通,1948,1985)。而在华人社会这个“关系主义”为传统的社会(Hsu,1971;King,1985;Yang,1986,1995),其“群体认同”不同于西方,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认同。群体关系结构呈现出“差序格局”,是以一人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呈现圈层特征的关系体系。这些圈层犹如一个伸缩自如的“家”(费孝通,1948,1985)。以“家伦理”为本位(梁漱溟,1982),中国人会建立一个内外数层的个人中心关系网,依亲疏远近不同而适用不同的交换规则(黄光国,1988);圈外人可以透过交往而成为这个“家”的圈内人,而圈内人还可以随着关系加强而进入核心。“边界模糊”是这种关系结构的一个固有特点(罗家德,2012)。

      中西方文化关系起源的微小差异在数量庞大的群体当中累积形成巨大的差别,导致了华人组织当中经常存在以利益为导向的、边界相对模糊的、非对抗性的第三种“人际关系结构”,本研究称此结构为中国文化特色的组织内圈子。圈子概念与具有鲜明群体边界的小团体(Homans,1950)概念略有差别。小团体概念建构在角色塑造系统与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之上,是中心人物(领导者)为达管理目的而在正式制度外寻求的管理方式;而本文中所指的圈子则是以认知心理学的归类理论(categorization theory)为基础,融合华人的关系取向以及差序格局特征演化而成,其上下级关系更多融合了工作关系、情感关系和身份关系的混合。小团体是建立在西方上下级关系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其核心在于公平法则的互换,而“圈子”则是根植于权力距离大以及特殊主义的华人社会,其核心是领导者基于人情法则对部属的差别对待,用“亲亲”有等级的方式组织一群“自己人”,以集体争取更多的组织资源。“圈子”与小团体是分别基于华人社会和西方社会发展出的不同的理论概念,两者都是个人为中心的非正式团体,但无论是在文化根基和关系内涵上等都存相当的差异。

      本文整合社会学田野调研、社会网络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以X地产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企业高管的整体网络,试图在企业中寻找到“圈子”这一特殊关系结构,并在与其他类别的关系结构对比的过程中实现对“圈子”的描述界定,为探索中国组织中的圈子现象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