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管理哲学基本定位研究:变迁、实质与趋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培挺(1982- ),男,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管理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E-mail:lipeiting222@163.com,北京 100082

原文出处:
管理学报

内容提要:

国外管理哲学研究已近90年。管理哲学是面向管理实践的,这其中既有省思的研究取向,又有构建管理理念的研究取向。管理哲学在思维上有整体性特征,在内容上有价值分析特征。研究者对哲学的定位深深影响着对管理哲学的定位,管理哲学对人的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拓展。管理哲学借用哲学的思想因子来深度剖析管理理论,利用哲学思维构造新的管理理念以及有针对性地革新旧的管理范式,这些将是未来管理哲学的增长点。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字号:

      中国管理哲学研究已近30年,中国管理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与国外管理哲学界保持密切的沟通,并适当借鉴国外管理哲学的研究成果。引介国外管理哲学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管理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管理哲学界热议管理哲学基本定位之时[1~6],尤显必要。虽然国内相关研究也涉及管理哲学的基本定位,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就管理哲学的基本定位来说,国内对其研究状况、研究态势,特别是近20年来的相关研究论文及近10年来的相关学术专著,还知之甚少。国外相关研究者是如何定位管理哲学的?他们在关注哪些问题?国外管理哲学的未来研究趋向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既有助于对国外管理哲学研究的梳理,更有助于为国内管理哲学探讨所借鉴。

      1 国外管理哲学研究态势基本点分析

      1.1 管理哲学学术轨迹

      自谢尔登1923年出版第一本《管理哲学》专著以来,他就被尊为管理哲学第一人[7,8]。虽然在谢尔登之前,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基于管理原则、管理原理的定位对管理哲学有所指认,在TAYLOR[9]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中“philosophy”出现过18次之多,但只有谢尔登才使管理哲学“获得了备受尊重的、专业化的”[8]学科声誉。自他以后,直到50多年后霍金森(HODGKINSON)[10,11]才出版《管理哲学》和《领导哲学》。KIRKEBY[12]在1998年用德文出版专著《管理哲学》,此书在2000年被翻译成英文,其核心既是从哲学视角论述管理,又在于阐明领导问题。关于管理哲学的专著还有KOSLOWSKI[13]在2010年主编的关于管理哲学的论文合辑《管理与组织哲学辑要》,其中收录了KOSLOWSKI对管理哲学基本定位的相关研究。

      以管理哲学为题目(或在题目中涉及管理哲学)的研究论文较多:以Web of Science三大引文库(SCI/SSCI/A&HCI)检索数据库为例,其中以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为关键词(含标题用词)在1980-2010年间至少有140篇,当然还不包括1980年以前的以及未收录上述引文库的。其中就管理哲学的基本定位研究来说,发表最早的要数FETZER[14]发表于1948年的论文,学术价值较大的有STOVER[15]以及LITZINGER等[7]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后者对1966年以前的管理哲学研究有非常专业的综述和评析。在管理哲学方向的博士论文,有KOHAMA(2005年发表)[16]等人的。在1960年以后专门讨论管理哲学基本定位的像LITZINGER等所写的那样专业的文章逐渐变少,而更多是从某个侧面讨论管理哲学的,像MASLOW[17]的《优心管理》。DRUCKER[18,19]也被指认为管理哲学家,其对管理本质以及后资本主义的定位颇有深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HANDY[20,21]对组织以及整个管理实践走势的论述也颇有管理哲学意蕴。另外,对组织的管理哲学研究有些比对管理哲学本身的讨论更受学者的青睐,如对组织的技术理性批判研究[22],对组织的后现代视角的研究[23]。

      以上并非下文要论述的所有文献,更不是管理哲学变迁史上的所有文献,但这些反映了管理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文献。

      1.2管理哲学传播媒介

      国外管理哲学传播媒介有多样化趋势。21世纪之后,管理哲学在传播平台建设上有了新突破。自2001年以来,英国管理哲学相关研究者开始定期出版专业性的管理哲学期刊。每年3期,一般定期发行,从2001年发行以来没有间断过。它以管理哲学家、管理理论家、管理从业者为读者和作者群,致力于开辟一个管理哲学的研究、交流平台。它每期主题鲜明,大约有120页,以讨论管理领域中的哲学问题,分析管理哲学领域中的重要命题和相关思想,引介著名管理领导者及其管理经验为主。该期刊的编辑大都是致力于管理哲学研究或对管理哲学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管理经理人。自2001年以来,在英国大约在每年的7月份召开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哲学研讨会,这其中在牛津大学的St Anne’s College召开的大都是国际性会议。该研讨会已常态化,2011年的年会已于2011年7月14~17日在牛津大学召开。自2003年以来,管理哲学研究也有了专业性网站(www.management philosophers.com),这更加方便了相关信息的发布。

      当然,就国外管理哲学的发展态势来看不仅仅局限在英美,在整个欧洲大陆也有相关研究者,如KOSLOWSKI。他早年关注过经济伦理学,近年也对管理哲学有独到看法,还积极创设管理哲学交流平台、组织管理哲学研讨会,如2007年就以德国哲学联合会的名义召开管理哲学研究会议,并在2010年将其会议论文集出版[13]。

      可惜的是,作为重要传播媒介的工具书,尤其是哲学类的工具书对管理哲学的介绍十分有限。已有的纸质版哲学类大型工具书中并没有查到management philosophy以及philosophy of management的相关词条。如剑桥版的哲学大辞典中,“philosophy of”为词组的词条就有16个之多[24],但没有管理哲学,这一点值得深思。然而,自1960年以后,从广度与深度来说,管理哲学的发展已多样化,用很精确的定义已不能对其全面概括了,至少对管理哲学的精确界定已不是管理哲学研究的主流。当然,对于网络版的工具书,尤其是新兴的维基百科中还是有商业哲学词条。除了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哲学思潮、哲学概念以及哲学家的思想与现代的管理思想的对比研究以外[22,25],大部分管理哲学论文在讨论管理哲学时,工具书中对哲学的界定(如把哲学划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及相关假设),深深影响着研究者对管理哲学基本定位的讨论[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