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变革中的核心刚性研究

——以柯达公司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冬冬,南京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南京 210046 王冬冬(1989—),男,河南周口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江苏 南京 210046)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核心能力进行调整或创新,而核心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刚性特征,使其往往转化为核心刚性,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柯达破产的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克服核心刚性、实现企业持续创新的对策。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字号: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往往需要及时对企业进行战略变革,企业应重新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对核心竞争力进行重塑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自1990年C.K.Praha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以来,备受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进而掀起了培养和研究核心能力的热潮。多数企业已认识到核心能力是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竭尽全力去挖掘和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因果关系模糊的、有价值的且难以模仿的优势集合[1],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行动、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进而会导致企业精心培育和建构起来的核心能力在一夜之间变得毫无价值。当企业面临高度竞争和高度不确定环境时,核心能力的各个维度,也是核心刚性最容易形成的地方[2],而且核心能力对竞争优势的贡献具有递增—递减效应,核心能力可能给企业带来暂时的竞争优势,但却难以回避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冲击,市场不确定性会把企业的核心能力侵蚀殆尽,最终导致企业固守的某种核心能力转化为核心刚性[3]。回顾柯达的发展史,曾经在“胶卷时代”独自称雄,成为利用核心竞争力获取独特竞争优势的一个典范。遗憾的是,这种盛极一时的核心竞争力在数码时代却遭遇了“滑铁卢”,最终导致百年柯达申请破产保护的结局。因此,认真分析并吸取柯达公司在核心能力、核心刚性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500强公司中有的企业如北电网络、环球电讯、柯达先后申请破产,有的企业如可口可乐、雀巢等却能够长盛不衰。尽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在这些企业内部一直得到加强,破产企业虽有各自的特殊原因,但是否与核心竞争力的丧失有一定的关系呢?迈克尔·波特在《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一书中指出,到20世纪末日本许多企业与同行相比已经全面落后,原因就在于任何一种战略如果强调过头,就容易走向反面[4]。当一个企业强调发明到变成追求无用技术时,“先锋”就变成了“逃兵”,当过于强调营销技术时,“营销员”则变成了“流浪汉”[2]。

      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核心刚性的分析框架——评价企业是否需要战略变革提供了有益的依据——回答以下问题:核心刚性的整体框架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企业发展的?柯达公司的破产与核心刚性的分析框架是如何匹配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和克服核心刚性的途径和方法。

      1 文献综述

      1.1战略变革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内涵持有不同的观点。Ansoff(1979)认为,企业战略变革就是企业正式的管理系统、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文化的转型[5]。Rumelt(1974)基于业务层面视角的分析认为,战略变化就是企业对特定产品或市场领域竞争决策的变更或调整[6]。陈传明(2002)认为,战略变革就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过去选择的目前正在实施的战略方向或线路的调整[7]。组织如果希望生存下去,则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来调整战略以获得合法性。战略变革依据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可以分为内容和过程两大学派。其中内容学派的代表就是Ginsberg(1988)提出的战略变革模型,其基本思想是:(1)变革压力和阻力的变化最终决定了企业战略变革;(2)企业内外部环境均可能成为变革的动力和阻力;(3)企业绩效既是变革的结果,又可能成为战略变革的动力或阻力[8]。过程学派的代表模型就是战略变革过程模型,其基本思想是企业的战略变革在特定情境下对行动的再选择,每次选择都是以先前的选择、战略定位为基础的,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9-10]。尽管内容学派及过程学派的企业战略变革理论已成为广为认可的主导理论,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基于以上两大理论学派,Rajagopalan和Spreitzer(1997)提出了整合理论模型,将管理认知和管理行为引入战略变革[11]。但将认知和行为要素作为战略变革思想的文献相对较少,缺乏对认知的具体表现的研究;在行为研究方面,虽对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的文献较多,但对企业战略变革背景下的探讨不足[12]。这是在动荡环境背景下解释企业战略变革的关键。

      1.2核心能力

      所谓核心能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部的积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流整合在一起的能力[13]。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整合各种技术,同时还意味着对工作进行组织和提供价值;核心竞争力是沟通、参与,是对跨越组织界限协同工作的深度承诺,它涉及所有职能部门和多级别的员工。Prahalad(1994)进一步指出,核心能力是能够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某种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14]。但只对核心竞争力一个概念性的描述,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Bogner和Thomas(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可以获得最大用户满意度的专门技能,它是建立在处理弱结构问题的方法与程序、独特的共享价值系统、技术交互的心照不宣之上的[15]。在此基础上Meyer(1995)认为,技能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一定的产品平台基础之上的[16]。国内也积累了一些研究核心竞争力的文献,杨蕙馨、单成华(2007)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是支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势中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系统。”他们还指出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续性、不可替代性、有机整合性、不可交易性、可变性、历史依赖性和难以评估性等特征[17]。郭凡生(2002)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其核心是知识;第二是制度,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基础,知识才能变为真正赢利的一种产品或者是服务;最后是资源和要素,包括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源,这三者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8]。解读核心竞争力的大量文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核心刚性,因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刚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