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国内学者大多非常熟悉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及其破坏性创新理论。他凭借于1995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论文《破坏性技术:逐浪之道》[1]获得了当年麦卡锡论文奖,而这篇论文也被誉为“管理史上的奠基之作”。这篇论文提出的破坏性创新理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亚历山大困境(许晓明和宋琳,2008)现象:每当技术和市场发生突变时,原来领先的在位企业就会失去领导地位,而被迫让位于一些原本看起来很不成熟、只能满足低端市场的企业[1]。克里斯滕森用其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制定和实施破坏性创新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2];他的创新理论三部曲《创新者的窘境》(第一版和第二版)、《困境与出路》和《远见》都有中文简体字译本。因此,2008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将他评选为哈佛商学院成立100周年以来影响中国商界的六位哈佛管理大师之一。 虽然我们非常熟悉并且经常运用克里斯滕森的创新理论,但对创新大师建构创新理论的程序和方法却知之甚少。事实上,破坏性创新理论于1997年提出以后就引发了不少争议(如Charitou和Markides,2003;Dannels,2004)。于是,《产品创新管理期刊》(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年第1期以专辑形式刊载了十几位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顶级学者讨论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文章,而克里斯滕森也以“The Ongoing Process of Building a Theory of Disruption”为题回应了别人对他的创新理论提出的质疑,并且介绍了他在建构破坏性创新理论过程中采用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程序。从文献检索结果看,此文发表以后,批评克里斯滕森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文章渐渐减少,这篇论文的说服力可见一斑。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学者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一事件,没有关注大师在管理理论建构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忽视了克里斯滕森的管理理论建构方法对于管理学者和实践者的指导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的基本目的有二:一是介绍克里斯滕森的管理理论建构方法,并通过简要对比和评价来阐明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是建议管理学者运用大师的理论建构方法来提高研究效率和本土化研究的一般化水平。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克里斯滕森的管理理论建构方法:一是理论建构的描述阶段和规范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包含的三个步骤;二是反常现象对于理论建构的作用以及设计反常现象研究的方法;三是按照情境(而不是特征)来分类对于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管理理论建构的两个阶段及其步骤 克里斯滕森认为,管理理论是对特定情境下特定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的陈述,目的在于预测并解释企业在X情境下采取A行为的结果。但是,理论建构程序并不随着最初的理论陈述而终止,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重复的整体过程[3]。此过程可以分为描述阶段(descriptive stage)和规范阶段(normative stage),每个阶段又各包括观察(observ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和确定关系(defining relationships)三个步骤。描述阶段所做的陈述被称为描述理论,而规范阶段所做的陈述则被称为规范理论。过去,管理学者通常很随意地使用“理论”一词。其实,他们所做的研究及取得的成果不过是整个理论建构过程的一个或几个步骤而已。从整个建构过程看,“理论”一词最好作动词而不是名词来解或者用,因为当学者们按照理论过程来完善其研究时,对理论整体的认识会不断加深。 (一)描述阶段 描述阶段是理论建构必不可少的预备阶段,是形成规范理论的基础。此阶段包括三个步骤:观察、分类和确定关系,它们构成了图1左面的金字塔。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参考文献[4]-[7]整理。 图1 管理理论建构的描述阶段(左)到规划阶段(右) 1.观察。“观察”位于金字塔的底层。在这个步骤中,研究者首先要对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描述和测量,再形成文字和数据,主要是对现象和杂乱无章的细节进行抽象和总结性认识。因此,在这个步骤结束时,通常就会形成构念(construct),后续研究者借此便可明白现象的本质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对理论的完善。 2.分类。“分类”位于金字塔的第二层,在这个步骤中,研究者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现象的特征或属性(attributes)对现象进行分类。分类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框架”(frameworks)或“类型”(typologies)。本步骤的目的在于简化研究内容,揭示现象与结果之间的可能关系。 3.确定关系。这一步骤位于金字塔的顶端,研究者要探索分类特征与所观察到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在描述阶段,研究者要确认和说明特征之间的差别,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现象与特征之间的差别,最后形成的有关特征与观察结果之间关系的陈述通常用相关性来表达,因此,回归分析等是本步骤采用的基本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结果被称为“模型”(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