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竞争优势与新的公司治理均衡

作 者:
李博 

作者简介:
李博,辽宁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日本学刊

内容提要:

以法人相互持股、主银行制、终身雇佣为支撑的传统公司治理,一直被视为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20世纪90年代,经营环境的改变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下降,进而引发了公司治理改革。目前,改革各方面显示出不同成效,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呈现多样化局面,不同公司治理类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中,市场化融资与改进后的终身雇佣制形成了新的均衡,兼具市场竞争和组织协调的双重优势,支持着日本企业培育新的竞争力。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强大竞争力引起了全球关注。大量研究表明,以法人相互持股、主银行制、终身雇佣与年功序列制为支撑的公司治理是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进入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进入持续低迷阶段,其企业竞争力也遭到削弱。所谓“失去的十年”,既是日本对整体经济泡沫进行挤压的阶段,也是日本企业因经营窘迫而进行治理改革和重构的重要时期。新的公司治理制度如何支持日本企业培养并形成新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 传统的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制度说”认为,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①考察日本公司治理的现实发现,相对于股东利益,日本企业更重视员工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更适合采用广义的公司治理框架。即不仅是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企业与其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员工、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等)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考虑内部治理机制,还要考虑外部治理市场,强调内外部治理的互动与作用。②

      日本的公司治理体系产生于二战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是“关系型治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典型,注重发挥各利益主体对企业的治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在股东与经营者的关系上,以“法人相互持股”为产权基础,呈现“经营者主导”的治理局面;在公司与债权人的关系上,以“主银行制”为突出特色;在公司与员工的关系上,以“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为主要特征,这与英美公司形成鲜明对比,是支持日本企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制度基础。诸多研究表明,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经营效率方面,即通过采用比竞争对手更好的管理方法来实现更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这主要依赖于其所具有的一系列管理特点,包括精益生产方式、终身雇佣制、发达的企业间关系网络、内部一致的决策系统等。③

      日本学者小宫隆太郎在分析日本企业的特征时,提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模型(参见图1),指出:长期增长导向是日本企业的特色,也是其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1)长期目标与增长取向的来源。法人相互持股和主银行制意在维护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破产和被接管的压力较小,结果导致对经营者的监控不足。日本企业出现经营者主导,而经营者恰恰是热衷于企业的持续与增长的。另外,为了维持终身雇佣所需的大量就业岗位,保证员工的职位晋升与工资增长,追求市场份额扩大和企业增长也成了企业经营最重要的事情。(2)长期增长的资源可能。主银行和相互持股保证了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稳定资本供应,终身雇佣则保证了企业人力资本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在终身雇佣制下,企业和个人对于专门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很高,这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3)长期增长的战略支持。实施向相关行业进行投资的多元化经营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日本企业增长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增长性投资获得了主银行的支持,加之日本企业的股票盈利压力小,所以日本企业能够以延长投资周期、压低投资回报的策略获得价格优势,并致力于产品类型的系列化、产品功能的多样化,以满足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④(4)长期增长的生产系统支持。以“全面质量管理、连续改进、适时制造、为制造而设计、与供应商保持密切关系、弹性生产、快速更替”为要点的精益生产方式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经营效率。(5)长期增长的管理支持。日本企业所采用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的雇佣制度以及优秀经营者可以进入董事会的做法,使企业形成了内部一致的决策系统,既能保证决策的顺利执行,也能兼顾员工利益,既支持了精益生产方式,也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有效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图1 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内部一致性系统

      资料来源:今井贤一、小宫隆太郎:《现代日本企业制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

      二 企业竞争优势减弱与公司治理改革

      (一)经营环境改变导致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减弱

      1.精益生产方式易被模仿,竞争趋同导致利润下降

      日本企业凭借精益生产方式所具有的“高质量、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曾取得过巨大成功。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精益生产方式在西方被广泛认可并掀起了“模仿热”,美国还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发展了日本式经营,大大扩展了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另一方面,这种经营模式只把竞争界定在经营效率即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意义上,结果导致参与竞争者越来越相似,很少有真正的创新出现。严重的竞争趋同,使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同一维度上竞争,陷入零和博弈状态。这不仅使企业的盈利压力增大,而且导致了重复建设和严重的生产力过剩。

      2.经济长期停滞,企业经营环境恶化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导致日本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1)股价一路走低,短期内又不见经济复苏迹象,日本企业不得不减少相互持股份额以降低风险。(2)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激增,陷入经营危机,影响了其对企业的资本供应和有效治理。(3)经济萧条改变了市场需求条件,日本企业出现“三大过剩”(设备过剩、产品过剩和人员过剩)现象,其中为维持终身雇佣所需支付的巨大工资成本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障碍。

      3.市场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增大,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的优势受到置疑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阶段。美国学者波特等人认为,提高国际开放度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创新,这是因为经济体系将面临新思想和新企业的冲击,竞争压力会不断加大。⑤在全球化市场中,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就日本传统的公司治理而言,不受市场制约的经营者主导和主银行主导的治理结构占据了主要地位,作为企业出资者,股东的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在全球化竞争中显示出不利的一面。

      4.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日本在经济赶超阶段形成的以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钢铁和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信息通信、生物工程、环境、能源等产业。这要求企业重视产品技术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形成快速信息传递提供条件的透明权责体系和高度灵活有效的决策体系。而这些并不是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的优势所能支持的。

相关文章: